“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相连,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43]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国家的竞争力已由军事、经济逐渐转移到文化领域,新时期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新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提高精神家园建设水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精神家园建设
每一个民族的每一时代的文化,都构成一个体系。在每一个时代的文化体系中,必然有一个主导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围绕这个主导思想形成一个核心价值体系。“所谓价值体系即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44]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家园的核心,它统领着精神家园建设。在中国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过“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中世纪西方以上帝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构成了古代西方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当代美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新加坡20世纪90年代针对其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共同价值观”,并经国会批准公布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核心内容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45]这“四十字”的核心价值观,有效地将新加坡传统的价值观与现代的价值观充分地结合起来,成为新加坡的主导价值观,统领着新加坡精神家园的建设。
党中央面对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文化多元化以及日益突出的本国价值观与外来价值观冲突的情况下,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挥整合社会意识,引领文化思潮的作用,使多样化的文化思潮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共有精神家园添砖加瓦,从而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最终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和实践。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它们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和支柱。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最高理想与现阶段共同理想的确立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理想、利益和要求,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确立了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共同目标,它的确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将各民族人民团结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着绵延至今的中华民族,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历经艰险,排除万难而不断创造辉煌、永葆生机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待荣誉和耻辱的看法和观点,是关于事物的一种价值判断,它的形成与人们所处的国家的文化传统有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的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于一体,反映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们道德的基本要求,也为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顺利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是非判断、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被广大人民认同?由于当代人们生活在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生产方式中,且生活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因此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致相同,这为广大人民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共同心理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都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毕竟物质生活过程的选择是多样的,物质生活过程发展是曲折的,加上人们的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使得人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和程度是不同的。然而“只要存在着那样一种能够统摄民众的社会精神,信念,信仰,那么社会仍然会保持其内在的基本秩序,仍然会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生活方式,这种精神的同一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源源不断的向物质生产过程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46]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民族每一时代的文化,既须确立一个主导思想,又须容许不同流派的存在,才能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47]。费孝通曾在2001年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题为《创建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的主旨发言中指出,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需采取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原则,“承认不同,但是要‘和’。这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48]概而言之,文化建设采取和而不同的原则,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各种文化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丰富资源,他们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精神家园建设(www.xing528.com)
张岱年曾在《文化与价值》中说道:“文化的发展必然包含哲学思想的繁荣。”[49]新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定带来哲学思想的繁荣。一个时代之所以成为一个时代,当然是由于它具有某些别的时代所没有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才是文化研究及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部分。“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哲学思想。”[50]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的时代,在时代精神的哺育下成长,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而时代精神的精华反过来又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曾说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51]因此在精神文明这个“有机的结构”中,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受到其他社会意识的作用,又反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代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要求是:担负起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现代化的任务,一方面继续吸收整个精神文明的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整个精神文明的进步。在精神领域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以其批判的、革命的本性和创造性的力量,破除旧的精神束缚,推动新的观念、理论、道德等思想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进而将这种精神力量化为物质力量,去改造社会和自然界,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根本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依赖于人类文明,又能动地反作用于人类文明,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整个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的上升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保持青春活力,永远不愧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中国共产党历史注重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任务、指导方针、总体目标、理论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等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意见》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繁荣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发达的自然科学,也应该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52]自然科学有利于物质价值的创造和生产力的提高,它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功能关乎自然科学的发展方向、速度和成败的问题,由于其价值没有自然科学知识价值那么具有直接现实意义,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容易被轻视和忽略。然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离不开稳定、安定的环境,同时更需要强大的推动力和正确方向的指引,这一切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只有两者都同时发展了,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才能实现。为此,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否能健康、生机勃勃、积极向上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其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对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对于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作出了重要贡献。”[53]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升华精神家园建设
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共产党将这一工程视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中央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作出的重大举措,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精神家园建设的生命工程。精神家园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建设,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想。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程的实施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强的支撑。人们一旦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产生认同便能在其引导下自觉进行个体精神家园的建设,个体精神家园与共同体精神家园越吻合,个体就越能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满足感、安全感和宁静感。这种精神的满足则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新人的相互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的,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54]
“文革”期间由于林彪、“四人帮”打着“假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将被歪曲和肢解的马克思主义为他们的政治阴谋服务,这种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人们对科学的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死记硬背,没有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些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使人们思想僵化、闭锁,致使“文革”结束后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了信仰危机。故“文革”后一些青年人在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后发出感言:“我们在十年浩劫中所学的政治理论,是被肢解的、被歪曲的马列主义,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扎扎实实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A、B、C学起。”[55]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帮助人们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牢牢掌握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破除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56]。其次,社会主义任务必须有青年人来担当,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把精神文明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给广大青年,使青年们具有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使青年人能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避免误入歧途,正如英国哲学家弗郎西斯·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宏伟事业中,广大青年迫切需要精神食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需要及时出版能反映时代特点和适应当前青年思想水平的哲学普及读物,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最后,当前人们的思想问题是在广阔而深邃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并随着新时期的到来而变化和发展,具有渐进性、曲折性和习惯性等特点,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该深入人们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群众中发现问题、积累建议,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让老百姓接受,使之成为老百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