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精神家园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精神家园建设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精神家园的丰富与提高要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精神家园建设只能处于低层次水平的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家园建设,必然受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精神生活也相应得到提高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

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精神家园建设

市场经济体制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新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一个社会的社会关系和文明的发展。个体精神家园的丰富与提高要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精神家园建设只能处于低层次水平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实行计划经济,这在当时一穷二白的经济背景下,对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弊端随之出现。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盛行,人们毫无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以政治运动为中心,更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家园建设,必然受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正如古人说,富而后可教也,“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才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说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2]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在随后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经过十五大、十六大的讨论和修正,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以便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五个坚持”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精神生活也相应得到提高与发展。反映在数据上,我们可以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考察得知国民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后,投入精神生活的收入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变化。恩格尔系数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比较低时,它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发展需要即读书、娱乐等方面转移。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我国在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67.7%,到2010年数据分别为35.7%和40%,总体上进入了小康居民消费阶段。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物质生活大大改善,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要后,人们将更多的收入投入到精神领域,追求一种更高境界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由此,物质水平的大大提高无疑为精神家园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其他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精神的本质是自由,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最大的特征就在于主体自觉拓展提升自己内在世界的能力,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和创建自身的精神世界。主体意识并不是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一部人类近代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走向自由的历史。在中国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也经历了由主奴意识到主体意识的发展过程。“仁”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即为两人,个体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称之为人,基于此儒家构建了一套完备的以家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文化,个体的独立性被掩埋在以家为核心的伦理关系中。黑格尔曾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的,“东方古代的个体是被‘掩埋’在普遍中的,个体一旦与作为本体的普遍合二为一时,个体就停止其为主体。”[3]没有个体的主体性、自主性,个体的思想受制于所生活的家族制度中。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在宪法的意义上成为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主人,并曾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和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新生活的实践中。然而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人们的主人翁地位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并未得到真正的尊重。人们在理论上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是生活的主人,但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受到了计划经济的严格控制,小到柴米油盐,大到结婚、工作等都受到严格的管束,经济上的不独立,何谈个体的主体意识和思想自由。“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个体的自尊和自由更是受到了迫害和否定。1976年“文革”结束,邓小平等领导人深刻地意识到要使中国人民真正过上民主、自由的幸福生活,必须真正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建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才能使包括精神家园在内的上层建筑得到真正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首要前提是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人们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与创造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市场经济使人们发现了自我,社会成员通过自身利益的发现,发现了自我的存在。因此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历史功绩首先就是造就了独立自主的个体和社会主体,它将人从各种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具有了经济上的自主性,成为相对独立的人。(www.xing528.com)

市场是个普遍劳动交换的经济形式,在这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消融了一切具体劳动形式的差别,甚至消灭了一切物的差别、存在的差别。人们在市场经济面前一律平等,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中通过能力和素质的竞争体现自身的价值,获取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激发竞争主体并靠竞争推进,所以市场经济也称之为竞争经济。它不仅增强了个体的独立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且还为其提供了机制保证。首先,竞争经济激发了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市场经济是一个通过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体系,无数利益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们为了获得各自的利益和价值实现,相互之间必然存在着资源配置、市场占有、利益分配上的较量,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定会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格局,个人的能力在竞争中占有最大比重。这与封建等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由出生决定的情况不同,市场经济按照价值规律运行。在平等的竞争条件下,为了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取胜,个体必须充分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本质力量。人们第一次以自己的意志、能力,靠自己的智慧执掌着自己的命运,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并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拓展社会关系,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社会活力空前增强。其次,市场经济为个体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机制保障。在古代社会,人们也有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动机,但是古代社会的组织原则不允许这种动机充分发展。因为,人们追求利益的动机被看作是不道德的。而市场经济将个体追求利益的这一需求给予了制度保障。个体在竞争机制中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个体的自由解放也为社会注入了无限活力和动力,推动了社会进步。此外,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产生的激励是促进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激励”一词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之义。竞争能够调动、发挥人的潜能,原因在于竞争是公正的评判人,竞争使得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通过利益调整激发活力。所以,竞争是一种激发动力的机制。在竞争条件下,人们对高境界的精神家园的追求、对“更上一层楼”的向往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将更强烈,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坚定,争优取胜的信念也更坚强。人们在有比较、有参照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往往让思维更活跃、精力更充沛、动力更充足。人正是在这种竞争机制的激励下促进了自身价值的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