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层面对精神家园的研究
对精神家园进行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的探讨。黑格尔曾说:“哲学史的真正发源地是古希腊,一谈到古希腊,我们就有一种亲切感,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28]西方哲学界有个传统,任何时候当社会遇到变革时,习惯于从古希腊文化源头寻找依托。人类对精神生活以及精神家园的建设从古希腊开始至今从未间断过。尤其现代以来,西方哲学将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凸显人的主体性这一方面。具体如:马克思·韦伯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内在张力的分析;奥伊肯对物质成果与现代人心灵要求之间形成的尖锐矛盾的忧虑;胡塞尔关于欧洲科学危机的文化分析及人应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药方;海德格尔主张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马尔库塞关于“单面社会”“单面人”的研究;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论”“健全的社会”理论等等,都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精神生活世界的种种问题的揭露与研究,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成果。
20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多把人当作物来研究,并且始终不愿触动人的最为复杂、多变的内心体验或主观意识。如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对动物研究的结论来推论人的基本心理过程,进而推论人的精神生活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法主要从人的生物机能这个角度去分析人的心理,并且从病态的人中抽样,使病态的人代表全人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例,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发展异常迅速,物质生活空前富足;另一方面人的精神裂变加剧,心理变态严重,人性日益异化。再加上二次世界大战、毁灭性的核武器,大规模屠杀暴行,灭绝人性的政治迫害让人对这个世界产生了茫然,一些人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找不到方向。以关注人性、人的价值、意义、精神生活和自我实现等为探讨主题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应运而生。他们关心的是人类生活的迫切问题与真实感受,主张从“最好的品种”中抽样,根据对这些人的深入、入迷的观察来说明人能够成为什么和人应该成为什么,并认为在当今世界中应该从最有理性、最具伦理的人中抽样来研究人类精神价值与道德发展的可能性,向人们展示出人类的追求以及向往的终极价值。
3.教育学注重研究民族文化认同
在美国,“学校不仅是表达美国的哲学,它也最有效地促进这种哲学的形成与传播……”在美国人看来,价值观教育和美国精神的灌输与地理、英语、数学一样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一贯坚持教导的一种思想就是爱国家、爱自由。课本、文选和供青年人阅读的历史几乎每一页都讲到爱国主义。[29]除此之外,美国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注重对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走向一个精神的课程:普通学校课程的综论》一文指出当前大学教育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的“精神”培养,大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应该通过艺术、文学、科学等不同学科让学生去探究和体验,从而通过教育去唤醒学生对精神的意识。精神意味着整个生命,意味着将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看作是神圣的。对于学生“精神”本质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本着这个理念在生活中化为自己的行动。大学对学生进行的精神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30]韩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政策性,除了正规的国民伦理教育之外,在各种社会教育和考试中也有民族精神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新加坡学校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家意识周”教育活动,以树立人们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日本的学校则普遍推行“上山下乡”“土留学”活动,以此加强学生对国土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危机感与紧迫感。[31](www.xing528.com)
4.世界各国相继提出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将会在今后各国的比较和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此,加强文化建设,其中又以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作为各国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如美国历届政府均把培养国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首要目标。1987年,里根总统在“国情咨文”中特别强调要重视培育“美国精神”,首要的一点便是“爱国”。1992年,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了一份《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传授“责任心、可靠、关心”等核心价值。通过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提高了政府的动员力量。新加坡将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认为国家意识是个人与国家在情感上的结合,国家应被内化为自我的一部分。1988年专门成立国家意识委员会,1990年国会通过“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等五大共同价值观。为此,新加坡政府特别提出“新加坡人”精神,在“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精神的灌输下,不仅使全体国民团结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命运”的旗帜下,而且有效地动员他们为新加坡的发展而奋斗。董慧在《国外精神家园研究概述及启示》[32]一文中概述了国外对精神家园的研究主要有两条途径,即非宗教和宗教的途径,并且指出对于精神家园的理解与文化认同、信仰多与信念有关。非宗教的路径主要是与文化相关的路径,董慧主要通过四本著作分别阐述了俄国、美国和法国是如何通过文化的认同来构建本国的精神家园的。
5.研究精神家园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多样化的培育方式来建设本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属于民族意识的范畴,来源于各民族民众的长期社会实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途径进行。除了学校教育,在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中,各国都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美国旧金山的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斐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形成“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大部分州都建立了博物馆,对游客免费开放,并且通过高科技将美国的历史事件生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让人身临其境,仿佛历史就发生在昨天。这一些都无形中强化了美国政治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美国民族文化的认同。韩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施儒教文化圈旅游开放项目,计划10年共投资18981亿韩元。2006年访问儒教文化圈的游客数超过两千四百万,这反映且促进了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