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学者对人的精神家园方面的研究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本书将改革开放以来精神家园研究的概况、主要内容和观点作一简要的梳理,对今后研究讨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出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国内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学者对人的精神家园方面的研究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决策,“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成为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本书将改革开放以来精神家园研究的概况、主要内容和观点作一简要的梳理,对今后研究讨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出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1.研究进展与成果

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社会的剧变对当时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1980年5月,《中国青年》发表了一封署名为“潘晓”的读者来信,题为《人生的道路啊,怎么越走越窄?》,这封信引发了全社会关于信仰问题的热烈讨论。这场讨论虽然是针对青年人人生观、人生意义、理想和现实矛盾等问题,但却凸显了中国人处在转型期的精神迷惘和困惑,标志着与革命战争年代相匹配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的突变。这一时期学者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通过对文革后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人的精神变化的描述来折射出精神家园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开始进入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下,不同学者从文学、哲学美学、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对精神家园开展了研究,研究的对象也由过去单一的从个体精神变化的描述扩展到教师、学生、幼儿等不同群体的精神家园的研究等。尽管研究的角度和对象不同,但这些研究成果多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对转型期“什么是精神家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家园”以及“如何建构个体精神家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个体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而展开的。

21世纪的头十年,精神生活、精神家园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涌现出大量的研究论文、课题,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党的十七大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作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决策。之后,精神生活、共有精神家园的研究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热点问题,这期间主要是侧重于从中华民族的角度来探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问题,研究也较之前两个阶段更为深入和系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仅在2007年至2010年间,发表的相关论文达900余篇,是前两个阶段的总和。在发表的六篇相关的博士论文中,这一时期占了五篇。出版了不少专著,比如从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角度进行探讨的,如李文成的《追寻精神的家园——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研究》(2007);从中华文化的视角研究的,有王建润主编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08)、李德顺等著的《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2010)和张伟平等著的《“人化”与“化人”——现代视野中的新文化》(2010);从民族精神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系进行研究的有欧阳康主编的《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有郑汶著的《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2009)等等。当然还有不少著作从其他视角进行了探讨,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这期间,围绕着“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主题召开了多场学术论坛,论坛分别从中华文化、儒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三个视角对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行了多维透视,从而有利于对精神家园的进一步深化、系统、全面的研究。如2007年12月由江苏省社科哲学所和江苏省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江苏省哲学史科学史研究会协办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围绕精神家园的含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家园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2010年6月由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儒学与精神文明建设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召开。讨论会的目的是:以弘扬儒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建构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2010年9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科界联合会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首都理论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主题,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关课题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阶段,如: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有:北京师范大学朱红文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从近代到现代》,湖南师范大学邓名瑛教授主持的《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有南开大学陈洪教授和李翔教授主持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2008)等等。围绕着这一主题,学界对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原则、指导思想、主要思路以及建构途径等重要问题展开了探讨。

2.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1)精神家园概念与内涵研究。

学者们对精神家园概念与内涵的阐述,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层次”说。多数学者侧重于将精神家园的内涵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小家”,即个体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是指“大家”,即共同体的精神家园,主要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如李宗桂从两个层面来看待精神家园:第一个层面是个体的精神家园,即社会上每一个人成人之后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与社会协调,也就是过去讲的安身立命的问题;第二个层面是群体的精神家园,小而言之的群体可以是一个机关、一个行业、一个集团,大而言之的群体可以是整个民族,即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不是某个阶级、阶层或者地区的精神家园,而是两岸四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即整个中华民族都可以安顿心灵的精神家园。[1]严春友教授从精神家园主客体两个层面对精神家园进行了界定,从主体来说,精神家园这个概念所描述的,是精神的主体——认知者对于所判断对象的态度,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被主体描述为“精神家园”;从客体即被认知的对象方面来说,是一整套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就是被主体描述为精神家园的那个对象。[2]黎学军根据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观不同,将当前中国民众的精神家园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家园,一是普罗大众的儒家文化精神家园。[3]北京大学王登峰根据精神家园的境界将其分为高低两个层次:前者指与现实世界相区别的人们的精神、心理、意识等精神世界;后者指精神世界中的理想和信念[4]

二是“功能”说。部分学者是从精神家园在个人和民族中所发挥的作用来界定精神家园的概念与内涵的。精神家园是人们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对于个体和群体而言都具有吸引力、价值引导力和感召力,能够激励人们为之奋斗和向往。如严春友认为精神家园对个体的作用,在于它为个体提供了一个系统、稳定而清晰的价值体系,描绘出了完整的世界图景和人生途径,确定了其精神世界的价值取向和秩序,从而为他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确立目标。民族的精神家园的作用在于它为每一代人提供了一套现成的价值体系,供个体进行选择和认同。[5]

三是“本体论”说。这一种界说基于马克思“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6]这一观点来界定精神家园的内涵。人是具有多重需求的社会存在物,相对于物质需求而言,精神性需求是更为本质的需求,因此人的精神需求是建设精神家园的本体根源。基于此,庞立生、王艳华认为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的存在的精神容器。作为意义世界,它蕴涵与负载着人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理性知觉、文化认同、心灵归属与情感寄托。对于人的存在而言,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的含义。[7]

四是“文化认同”说。精神家园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精神家园生成的基础。精神家园是一种文化认同,一个文化价值的矩阵,代表着一种信仰与信念,也是一种能深深地将人们凝聚起来并使之找到情感与价值依恋、找到民族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家园。[8]高永久、陈纪认为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属,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特有的传统、习惯、风俗、精神、心理、情感等。[9]侯小丰认为精神家园是对生活意义和生命归宿的一种文化认同,在文化认知上表现为对作为民族文化之根的思想传统、精神理念、文化习俗乃至生活方式的认同、尊崇与追随。[10]

五是“价值取向说”。价值是人们对生活世界领域的意义的思索和把握,这样它就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精神价值三个层面的划分。前两者是实用价值,必将随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变迁,后者是超越现实的,所以是理性价值,一经形成,就成为该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不会必然要求并导致它发生变化。而理性价值就是各族人民对精神家园的追求,植根于每一个民族的内心之中,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旦这种价值成为民族精神,它就具有在精神上支撑该民族的无穷力量,因此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但它们又不是一成不不变的,而是在返本开新的传承中得以保存下来的。[11]因此尽管各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各不相同,实质上都是给人们一种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具有约束力、给人激发力,作为终极关怀成为人们精神的价值追求和最终归宿。

以上多个出自不同视角的探讨,但综合各家观点,对精神家园内涵的认识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精神家园是一种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概念,是个人或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

(2)关于精神家园建设不同层面与视角的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快速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后,却同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迷茫和困惑。学者们对这种逐渐蔓延的精神危机倍感焦虑,纷纷提出精神家园建设的迫切需要。围绕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地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对精神家园的建设进行研究。

第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关系的研究。

随着20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国学”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再到2009年几位著名高校校长提出要将“国学”定为一级学科,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学”自“五四”以后从未像现在这样受欢迎。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当代精神家园建设应该回归传统的“回归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须在现代化中重新建构的“重建论”。

一是精神家园建设应该回归传统的“回归论”。面对着全球化的浪潮,有些学者担心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交融会将中国文化席卷和淹没,更担心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被摒弃,从而使中华民族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被“化掉”。因此,在2004年末由50名知名学者、文人、艺术家企业家等联合签名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力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也有权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12]对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所出现的信仰危机、道德滑坡,以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错误价值观的滋生蔓延,持“回归论”的学者主张回到中国传统,他们相信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道德品质、道德准则、价值信念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不仅能解救当前中国出现的精神危机,还能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作出贡献。如郑汶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代中国人需要从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家园。[13]树人主张解决中国当前的精神危机的途径就是回归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圣与仁”这个最高价值理念。[14]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在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我们中国人似乎可以完全不理会外部世界的变化,坚守甚至回到我们的传统文明就可以独立生存。[15](www.xing528.com)

问题是在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难道还有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不理会外部世界的变化而独立自存吗?难道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不与社会发展现实相关联吗?马克思说过,“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6]我们已经生活在21世纪,面临着全球化时代,那种以希冀回到历史原点、坚守所谓“道统相传”,以为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独立于世界变化之外,以为我们的文化在经济实力有所提高的情况下可以独立于世界文明而自我封闭的想法,不仅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而且还暴露了其脱离现实、把传统思想嫁接到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观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单的“回归”既不现实,也不能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并会使人囿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感到迷茫和困惑。

二是重建传统文化的“重建论”。顾名思义,“重建”是指重新建设或建构。此处重建精神家园的“重建”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现有的精神家园不适合当代的中国社会,需推倒重新建设一个与当今中国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家园;二是有“破旧立新”之义,文化是人的主体自觉活动的产物,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对作为客体的文化加以选择和建设。重建传统,对传统文化应有所扬弃,并纳入现代化的内容,在现代之中重新构造自身,从而为这个时代的每个人提供精神资源。冯友兰先生曾有“旧邦新命”的提法,就是尊重和弘扬传统而不简单因袭传统,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吸收新思维、新概念,对传统进行新诠释,从而推陈出新,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17]从而为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服务。目前学术界所提出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建精神家园,通常都是指第二种含义。比如,严春友、朱红文认为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唯一出路,在于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为基点,以一种开放的胸怀汲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重新解释和重新建构,吸收那些具有恒久价值的理念和文化成果,在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基础上,重铸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8]纪宝成认为,重振国学,弘扬传统是构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并提出,重振国学,不是简单回归传统,而是应以现代的理念指导国学的研究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充分汲取和借鉴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土壤和不竭的力量。[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方面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其精华,另一方面应以兼容并蓄的姿态,注重学习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并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进行创新,在传统文化提供的丰厚土壤和重要资源的基础上,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体现中华民族价值取向和精神寄托,体现我国民族精神和特色的现代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起历史新时期能够沐浴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地位的研究。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上层建筑中的精神家园建设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深入考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勾画出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的蓝图。[20]“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不仅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归属。”[21]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为我们解决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终极关怀即共产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具有核心地位。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学者庞立生、王艳华认为当代中国精神家园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内核,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及其物化困境的内在超越与扬弃,超越传统有神论与现代虚无主义之间的二元对立,推动中华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化,凝练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融共通的核心价值理念。[22]李翔海提出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复兴的实践要求,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以外来有益文化为补充,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相适应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确立社会共同理想信仰。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关系研究。

如何看待精神家园回归传统,如何看待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这些主要关涉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上,大家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还分歧很大。但是绝大多数学者在大的目标和方向上已经达成共识,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学者们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联结的精神家园“建设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如胡海波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任务上具有内在统一性,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传统以及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理论与文化精神的丰富性整体来把握。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家园”路向,也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向。[24]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过程。如2010年9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科界联合会联合举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0”,参与论坛的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因此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就要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有意义的思想价值,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进行总结和概括,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25]

针对如何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学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借鉴“儒学”重视“人伦日用”的观点,让马克思主义不仅入党、入国还要入家。如黎学军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从外部对民众的灌输,还应该把马克思主义融合到民众的人伦日用之中,并实行援“儒”入“马”,儒学“例外”的原则,渐进地使得民众时时处处在潜意识中以科学的方式践行马克思主义。[26]尽管援“儒”入“马”、儒学“例外”的具体原则尚待商榷,但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学习儒学的“人伦日用”化的观点可为我们当今建设精神家园提供了一种思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提供了一种途径。郭建宁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及中国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基本途径。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磨合、融合、整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确立,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成为现实。[27]

精神家园建设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的核心,也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意识形式,这两者是统一的。如果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将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文化心灵归属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分离开来,那将会割裂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统一的关系。而如果在形式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内容却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和主要内容,然后简单地将两者加以整合来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那将会出现如黎学军所说的目前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可清晰地分为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家园,一是普罗大众的儒家文化精神家园。如果按照这一思路与观点来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合理性终将被消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为什么能在中国发挥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原因在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领导人将它不断地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思想文化路径,从而一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民族传统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得到转化;从而使之具有现代性,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3.思考与展望

学界在精神家园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地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资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精神家园的相关概念及其构成缺乏厘清和学理性分析。

目前的文献研究,首先缺乏对与精神家园相关概念的厘清,如精神生活、精神境界、内心世界等与精神家园的关系界定并不清晰,从而出现了概念使用混乱的现象,将精神家园等同于精神生活、将精神家园的建设等同于人们内心世界的建设等等。其次对精神家园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未进行深入分析,如个体精神家园和共同体精神家园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包含哪些方面,都没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对中国及西方精神家园的发展历程缺乏梳理和分析比较。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各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家园建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目前文献研究仅限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梳理,而对中国古代至新中国成立如何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中西方精神家园的发展历程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比较。这不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也不利于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时,思考我们如何在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中更好地把握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构建。

(3)对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容主要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探讨,还没有深入到从个体出发,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关注个体的精神家园的建设。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个体内在精神的修养和提升,它为当今个体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和养料,我们应该深入地挖掘并总结中国古代在建设个体精神家园的方式和途径方面的有益经验,为当今建设个体精神家园所用。

(4)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尽管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要广泛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中华文化,但是却鲜有学者运用比较方法来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精神家园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更丰富的资源、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尽管不少学者指出目前国人精神焦虑、信仰危机、精神疾病增多等社会现象,并从理论上将原因归结于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世俗化、功利化的结果,但他们缺乏严格的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