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下》中有句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李鸿章说:“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以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为例,人教版教材的编写者已经尽最大努力兼顾全国各地的教材使用者,但是在某个具体实验的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域的教师要面临的教学实际可能会各有不同。例如,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材料“盆栽的天竺葵”,在广州地区是少有老师使用的,因为在本地很难栽种和购买,而且这种植物的味道,学生们不喜欢。经过师生们的共同探索,一线老师们喜欢使用本地校园内常见的植物,如胜红蓟、南美蟛蜞菊、马樱丹、龙葵、青葙、番薯叶、花叶假连翘等。又比如七年级下册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中的实验材料“小鱼”,广州市黄埔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吴凯臻老师,在比较了金鱼、泥鳅、四大家鱼鱼苗、“玻璃拉拉鱼”(双边鱼科物种,热带观赏鱼)后,选择原产美洲大陆的食蚊鱼(Gambusia)作为该实验的材料,因为食蚊鱼体型小,各鳍均为无色透明,饲养难度低于金鱼、四大家鱼鱼苗及热带观赏鱼。在实验中使用性价比相对高的本地动植物做实验,既是实验材料的创新,也是一种达到目标策略上的变通。(www.xing528.com)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学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四种关键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创新能力要求做到:“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用创新的方法提高实验的开出率与有效性,感受变通对实现目标的重要性,这种有趣和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