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治平老师是我的工作室成员,也是我在广州开发区中学教书时学校“师徒”结对活动中的“徒弟”。叶老师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后来获得了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育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州市玉岩中学。在任教的近20年中,叶老师始终怀有一颗赤诚之心,面对每一位学生、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她既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言传身教引领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在每一处细节中熏陶、感染着学生。因此,她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区优秀班主任,并在2011年3月获得了“广州市优秀中小学班主任”称号。
拥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叶老师,在进行学生德育工作时,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和有效途径。她跳出“三年毕业”为目标的传统德育眼光,坚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培养目标,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与个体的特质相匹配,在充分认识世界、国家、社会和自己四个维度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树立自己三年、六年乃至一生的人生目标。
叶老师认为,人性正如《三字经》所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品德培养应放在学生发展的首位,因为学生的本质就是一块璞玉。如何去打磨这块璞玉,则是对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战。为引领学生追求和实现人生目标,叶老师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目标激励、榜样带动、活动塑造和文化熏陶发展等手段激励学生、点燃学生内心的“种子”;通过精心培养学生干部,提高班级自我管理的“活性”,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她认为德育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契机”。学生的成长一定伴随着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每一次触动都是最佳的教育契机,班主任要巧施妙计,抓住一瞬即逝的契机,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每当学生犯错误时,叶老师总是及时批评教育,既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不放过任何一处不足;而当他们表现优秀时,叶老师总是“有效”表扬,大力宣传,鼓励更多的学生见贤思齐。
例如有一次,四位学生在晚自习时讲话,反复大声吵闹,影响了班级纪律,被叶老师叫出课室。四位同学都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准备迎接暴风骤雨式的批评,但让他们意外的是,叶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而是从头到尾不发一言,陪着他们一起站在教室对面的走廊上,静静地注视着安静的课室和自觉学习的学生。那一刻,无声胜有声,犯错的学生在这种无声的教育中,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严重影响了别人,打破了校园的宁静,都羞愧地低下了头。而叶老师只是对他们微笑着,轻轻地说:“我知道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回去继续努力吧!”从那以后,这四个学生再也没有违反过自习纪律。还有一次,一间男生宿舍深夜聊天,宿管教官劝说、警告都无效,最后学生们还和教官起了冲突。第二天宿管教官只好叫来了叶老师。面对一宿舍都在犟的孩子,叶老师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带着他们走到运动场,先让他们跑了两圈步,再让他们打了一会儿篮球赛,半小时后,学生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这时,叶老师为他们搬来了清凉的矿泉水,请学生们席地而坐,一起讨论体力不支的原因。本以为会挨一顿骂的学生们终于明白过来:正是因为不按时作息,才导致体力不充沛,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他们对叶老师“别出心裁”的教育方式心服口服,不仅第一时间回宿舍给教官道了歉,更主动承诺不会再犯同类错误,在后来的生活中还主动去劝告其他宿舍的同学要遵守纪律、爱惜身体、优化作息。
用心陪伴,是叶老师的另一“法宝”。2008—2011学年,叶老师担任2011届8班的班主任,该班住校生较多,学生家大多离学校很远。每当学生身体不舒服需要就医,叶老师总是先把他们送到医院,一直等到家长抵达才离开。在2009年甲型流感爆发时,班上3位女生出现了疑似病情,叶老师毫不畏惧,独自一人在医院里陪伴她们检查、诊断、治疗,直到深夜11点家长赶到为止。叶老师也为此被隔离观察,好几天不能和家人团聚,可她毫无怨言。就是因为这样视学生为己出、无私奉献,叶老师将8班培养成了品学兼优的班集体,中考成绩在年级一枝独秀,还有同学被评为广州市三好学生(2011年)。她的学生常说,叶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上要求严格,但在生活和情感上,亦母、亦友,她用一颗赤诚之心,温暖着每一颗年轻敏感的心灵,陪伴呵护、引领其成长,让其走向独立、勇敢、睿智与坚强。
在教学上,叶老师基本功扎实,好学上进,有专业追求。她善用多种教学策略调动课堂气氛,努力探索高效课堂的达成方法,她关注实验教学,积极创设条件开设实验课,坚持引导学生从实验中主动发现,成效显著。她曾代表区参加市级说课、评课比赛,两次获得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萝岗区第二届“十佳教学能手”,2012年被评为广州市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初中十佳青年教师”。(www.xing528.com)
叶老师注重结合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立德树人融入课堂教学,贯穿整个教学体系。例如在执教“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时,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发酵食品的制作过程,叶老师和她的实习生们利用连续两周的午休时间,指导各班学生制作酸奶和米酒。而到了授课时,学生们一边互相分享制作成果,一边欣赏制作食品过程中的照片花絮,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这时一位学生突然问道:“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地制作发酵食品呢?这些牛奶、糯米饭、葡萄我们都可以直接食用的啊!”这个问题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大家的笑容,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也生怕叶老师生气。可叶老师仍然面带微笑,略微思考了一下便提问大家:“牛奶和酸奶的营养价值一样吗?每个人的体质都适合喝牛奶吗?”这个巧妙的提问打破了僵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发酵食品的独特作用,从而了解发酵技术的独特魅力,关注发酵技术的悠久历史和现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勇于尝试的品质。叶老师就是这样善于把握课堂生成资源的,她的教学智慧、她对有效教学的执着追求令学生们都十分喜爱生物学,她还因此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叶老师喜爱钻研,一直坚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她曾主持并完成市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研究两项、市级课题研究两项。其2009年的研究成果《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考查实效性的研究》获广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叶老师还善于反思与归纳,至今已在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发表论文6篇,在《中学生物教学》发表论文1篇,在《中学生物学》发表论文4篇,还有多篇文章在《广州教学研究》《新课程》上发表。此外,她还参与了我的著作《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研究》《有效生物实验教学的四个关键》和《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的编写。
2012年,叶老师被聘为广东省第二批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全心指导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备课、上课到参加教学竞赛,充分发挥省工作室主持人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2016年,叶老师又被广州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生科院聘为“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定期为师范生上示范课、开展师范技能培训、指导教育实习等。对培养、指导年轻教师,叶老师说:“这是对自身能力、体力和精力的考验,也是一次快速成长的机会。这么多老师都带着好学的态度和渴望成长的愿望来到这里,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期待。所以每次的跟岗学习,我都用我最大的力量、最丰富的资源和最无私的态度来做好这项工作。在培训中我们毫无保留地交流,欢快畅谈教学和人生,收获了友谊、快乐,还激发了更多的工作热情和潜力。累,并快乐着!”
叶老师认为,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浸润另一个灵魂”。在教育这条路上,叶老师走得很专心、很用心,也很耐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