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育体系-力求形成世界观

智育体系-力求形成世界观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观是意识、观点、信念和行为的统一。学生在探究周围世界的事实和现象,认识自然规律,确信科学观点的真理性和正确性的同时,要力求证实、确立和捍卫某种东西。我校的智育体系中设置了旨在形成世界观的劳动作业。对这一真理的证实只是向形成世界观的独立活动迈出的第一步。根据他的提议,人们开始在育种地块的土壤里施加能加速种子成熟的微量元素肥料。我们认为,在积极活动中形成世界观信念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

智育体系-力求形成世界观

世界观不只是某一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看待世界的观点体系或某一阶级的意识形态,也是体现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的个人主观状态。世界观是意识、观点、信念和行为的统一。

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取决于学生理解科学基础知识中的主要和主导的科学思想的深度,这些思想包括:世界的物质性和可认识性,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人类改造周围世界的可能性和必然规律性;社会现象,特别是诸如战争、革命及其他社会和经济的震荡和改造等现象的本质和原因的可认识性;一切剥削社会中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利益的不可调和性;为摆脱剥削、摆脱社会和民族奴役而进行的斗争的崇高性;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善恶观、正义与非正义观的阶级性和社会制约性;为祖国的自由和独立、为摆脱人对人的剥削而斗争的事业是崇高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将转变为人的自然需要等。

我们认为,世界观不仅要解释现象的本质,也要体现在实际活动和劳动中,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学生在探究周围世界的事实和现象,认识自然规律,确信科学观点的真理性和正确性的同时,要力求证实、确立和捍卫某种东西。当脑力劳动触及了个人兴趣时,教学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便会成为独立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科学世界观是思维、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当认识活动同时作为征服自然力和理解周围社会生活的一种斗争时,世界观也逐步形成。我校的智育体系中设置了旨在形成世界观的劳动作业。例如,学生在教学实验园地里劳动,证实土壤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特殊环境。对这一真理的证实只是向形成世界观的独立活动迈出的第一步。之后便是创造能保证高产的土壤。这一劳动恰恰展现了马克思提到的现实关系的财富[5]。世界观的形成和个人对周围现象的看法的形成,涉及学生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就学龄早期的儿童来讲,他获得的知识和他的主观经验结合得十分紧密。思维和主观经验的融合和统一,在相当程度上会持续到学龄中期甚至晚期。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体现在他的实际活动中,这对于形成世界观尤为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并不把科学世界观的某一思想安排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某一章节或几个章节里讲解。他们努力将其多方面地呈现在个人活动中。当思想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即伴随惊奇感和发现真理后的快乐时,唯物主义思想才会变为儿童的个人观点。只有当儿童对表达和揭示思想的劳动持有个人态度时,他才可能对科学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持有个人态度。

我们认为,脑力劳动的研究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们在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对比时会发现真理,或者会意识到,为了发现真理必须进行新的观察,必须阅读和开展实验。例如,我校学生在着手学习粮食和豆类作物的种子结构前,要先培育种子发芽,关注每个品种的特点,对其共性和特性进行初步观察。又如在学习内燃机前,每个学生要先拆卸和组装小型压缩式飞机发动机,开动它,考察它的结构和运转时发生的种种过程间的依从关系。于是,学生就产生很多问题。而这种探索本身激发的正面情绪就是儿童对待真理的个人态度的心理基础。

脑力劳动的研究性质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学生接触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方面。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已有的对于事物和现象的全部概括性思想(论断、定律、公式等)也吸引着他们。例如,物理课上讲授关于功率的科学概念时,教师便启发学生思考机器和动物做功的特点。此时思维客体已不仅仅是事物的直观方面,而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能力这一概括性论断——这个论断是通过生活实践在学生意识里形成的。在运用这个论断时,他们也在考察他们未曾直接观察过的那些现象。

任何一个实验或一项实际工作的目的不仅是解释某种因果关系和联系,也在于推动学生表现出智力和意志上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利用自然力量的道路上迈出哪怕微小的一步。培植出当地到处可见的树,这只是看到了世界现象现有的状态;而在北方培育葡萄结出果实,或种出两季小麦,这就不仅仅是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人支配不断发现的新的自然力的过程。在这种实验过程中,人对于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与此同时,人也认识了自己,确信他不是听任自然自发力量摆布的玩物。那些能使思想转化为个人信念和观点的试验、实验、劳动,才是学生的现实关系财富的实质。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完成几项支配自然力的劳动作业(如培育出两季粮食作物,通过施用特殊肥料加速植物成熟,通过育种获得耐寒的小麦品种,把几十平方米的贫瘠土壤变成肥沃的土壤,增加甜菜的糖分等)。这种劳动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钻研精神和求知欲,主要意义还在于,这是思维活动积极的世界观实质。学生在这类劳动中对真理持有关切的个人态度。

凡是在少年和青年早期完成过以形成世界观为明确目的的劳动任务的人,在成年期会具备这些特点:他们对自然和劳动的重要规律有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工作具有创造性,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证实和检验一些东西。例如,我校毕业生、年轻的农艺师维克多曾通过自己的实验证明了小麦种子的发芽能力与育种时在土壤中施加微量元素肥料的联系。根据他的提议,人们开始在育种地块的土壤里施加能加速种子成熟的微量元素肥料。

这种人好钻研,求知欲强,他们总试图弄清自然现象中复杂交错的因果关系;他们喜好体力劳动,并在体力劳动中尽量融入智力劳动元素(写观察日记,对若干年内劳动活动的成果进行比较等)。他们努力向一起劳动的同伴们说明:任何一种现象都是可认识的、可研究的。(www.xing528.com)

教会儿童积极地看待世界,在劳动中恪守信念,是知识发挥教育作用的一个主要前提。我们认为,在积极活动中形成世界观信念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教育任务。人不仅能认识周围世界,而且能以自己的智慧、创造力和劳动征服自然力和改造生活,这是激发人积极看待世界的主要信念之一。

许多证据都可以证明,这种思想是正确和合乎真理的。儿童往往津津有味地聆听以自己的发现和研究证实了智慧、思维和意志的伟大力量的杰出科学家的生平故事。他目睹了高年级同学在贫瘠的荒地上耕耘出肥沃的良田。教师向他展示了如何在无土壤的实验室里——在矿物肥料的水溶液中种出蔬菜。认识这一切还不是信念。积极看待世界,在于儿童不仅应当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真理,而且应当理解它,感受发现和克服困难的喜悦。这样,他就会珍视和热爱真理。

孩子的年龄越小,他在劳动中的思维的情感色彩就越鲜明、越直率。这就是我们认为在学龄早期形成世界观信念具有特殊意义的原因所在。世界观信念的积极形成与认识自然界的初步规律是同时开始的。我们认为,智育过程和世界观形成过程的统一表现在:比如,在认识植物发育规律和有机物制造规律的同时,儿童也确信人既能影响土壤的生命过程,又能影响植物机体的生命过程。而且是通过亲自劳动和认识,儿童得以确立这些信念的。

我校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证明了他们能做到:培植高产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获得比集体农庄常年收成高出数倍的小麦产量;获得比通常早熟20天的玉米品种;培育出蛋白含量比最好品种还高2%~3%的小麦;使苹果树不是按常规在第六年、第七年结果,而是在第三年就结果;获得含油量比本地最优良的品种还高5%的葵花子;使冬小麦能经受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

通过认识去证明,通过证明去认识,智育和世界观的统一恰恰就在思维和劳动的统一中。儿童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不仅看到物质价值,也看到自己和自己的顽强精神及坚定意志。让孩子从幼年起就开始积极地看待世界,从而带着牢固的世界观信念基础进入青年早期,这一点尤为重要。

学生的年龄越增长,他们的力量和潜力越大,他们的精神发展对与确立世界观相关的活动的需求就越迫切。我们认为,那些考验、检验和锻炼青年人精神力量的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积极引导年轻的力量,使之不白白耗费,这一点尤为重要。

我们对共青团员说:“在这3公顷的土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每公顷12公担以上的粮食产量。但是,就像能工巧匠能把一块锈铁做成精巧的工具那样,我们也可以把贫瘠的土地变为肥沃的良田。让我们为此奋斗吧。”青年男女们投入这场战斗,并取得了胜利:种植的小麦产量达到每公顷36公担。要证明人在世上并不是一粒微沙,这一崇高的目标在这场战斗中激励着他们。他们创造了肥沃的土地。我们努力做到让每位同学都能在青年早期在这样的学校为共同的事业和思想而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