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至2011年,本丛书按计划出版了第一批共4本书,这就是:邵光华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鲍建生与周超的《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黄荣金与李业平等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张维忠的《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其中,前两本书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数学教育图书奖的一等奖和特等奖;所有4本书均已获得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二、三等奖.同时,该丛书还获得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丛书不仅在数学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在文化发展领域也获得了专家的认可.
时光荏苒,如今已到了又一批书籍陆续出版的时候.这次的选题主要是:数学教育评价方法、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研究、小学数学学与教的研究、数学学习与情感研究等.几位作者,近年来有的肩负着国内、国外数学教育与改革的研究任务,有的专注于对青年一代的教授与指导,身处精彩与困惑交织的数学教坛,他们上下求索,聚焦各自擅长的领域,坚守“不求急就、力戒浮躁”的编著原则,跬步致远近10年,才有今日可资期待的又一批著作的付梓.他们尽了自己的力,这样的精神是很值得称颂的.正如前些日子,知名数学家与数学教育教授王建磐先生对我说的,当一种追求坚持十来年,就能心生敬畏,而且变成一种情怀.十年磨一剑谈何容易,真正能做到心无旁骛、胸有情怀的人不是太多,他们也许就是这少数群体中的几个.
2009年和2012年,上海先后两次单独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即PISA测试,接连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受到国际教育界的青睐.2016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总结上海的基础教育改革经验,其中尤其是数学教育的经验.专家组对数学学科的总结凝炼为三句话:连贯一致的改革思路(尊重每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教改理念),海派风格的数学课堂(海派无派、择善而从的开放吸纳与科学筛选),强而有力的教研与教师队伍建设(扎根一线的教学研究与落实于改革行动的教师教育).同年8月,在沪召开了全国“上海数学教学改革经验”研讨会.总结本土经验本可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力,但在跨国比较中发现和正视自己的短板,更应被赋予特别的关心.在数学教育研究中,一方面是中华民族典型经验的淬炼和提升,如关注学生对数学的概念性理解、问题解决过程的建构性思维;另一方面是国际研究的他山之石与时代启迪,包括数学教育的情境化与研究方法的实证趋势,还有现代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影响、大数据甚至人工智能的迅猛进展,它们都是重要的思想源泉.因此,本丛书还盼望着这些方面试水之作的出现.(www.xing528.com)
当然,对丛书编撰而言,一个阶段的终结往往又是起点.2020年,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将在中国上海召开.上海教育出版社数学编辑室的赵海燕主任有个设想,将前几年完成的书籍做一次全面的修订,连同新书再次出版,以飨与会同行,并就此寻求专家学者、志士仁人的再次教正.中国古代圣贤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恐怕也是所有丛书笔者意动情深的希冀了.
2018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