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颇具趣味的寓言故事,说在一栋豪宅里有各色的美食,住在里面的老鼠们很是欢乐,每天都有享受不尽的美味。可是有一天,主人抱来了一只无比凶悍的黑猫,老鼠们的安逸生活被打乱了,被追得四处逃窜。
为了对付这个强大的敌人,老鼠们特意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对策,试图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会上,老鼠们各抒己见,争执不下。这时,一只智商最高的老鼠想到了一个主意:“我们都知道猫太厉害了,死打硬拼肯定行不通,对付它最好的办法就是防。至于怎么防?我想,派一个兄弟在这只黑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一来,它一走动就会发出声响,听到铃声后我们就躲进洞里,它就逮不到我们了。”
老鼠们听到这个主意,都欢呼雀跃起来,可等大家冷静下来一想,该由谁去给猫挂铃铛呢?一想到这件事,老鼠们都浑身发抖,就连出主意的那只老鼠,吓得也不敢吭声了。最后,没有一只老鼠自告奋勇去挂铃铛,这样一个看似很好的办法就成了摆设。
看到这样的情景,想必你会觉得似曾相识。没错,现实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策划方案听起来很好,却无法落实到行动中,或是落实不到位,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现代组织执行力缺失的问题很严重,原因无外乎:不知道什么是执行力、执行工作过于随意、办不好事情就找借口、缺乏责任意识和标准,等等。
对一个组织来说,执行到位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要把工作执行到位,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执行到位的正确观念。如果总有人满足于“做了”,而不是“做好了”,那依然无法提高整体的效率,甚至还会导致满盘皆输。在现实工作中,执行不到位,就等于没执行;执行不到位,还不如不执行。该出的效率没出来,该做的防范没做好,随时都可能遭遇危机和陷阱,结果是难以预料的。
贝聿铭是美籍华裔建筑师,他在1983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在业内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他认为建筑必须源于人们的住宅,他相信这绝不是过去的遗迹再现,而是告知现在的力量。
然而,这位大师对其平生中原本期望甚高的一件作品却痛心疾首不已。
这件“失败的作品”就是北京香山宾馆,这也是贝聿铭第一次在祖国设计的作品。他想通过建筑来表达孕育自己的文化,在他的设计中,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何处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调整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可谓匠心独具。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店的设计上,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该设计还吸收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园的处理都显示了建筑师贝聿铭良好的中国古典建筑修养。贝聿铭说,他要帮助中国建筑师寻找一条将来与现代相结合的道路。这栋建筑不要迂腐的宫殿和寺庙的红墙黄瓦,而要寻常人家的白墙灰瓦。(www.xing528.com)
在香山的日子里,贝聿铭通常把意念传达给设计师后,就去做别的工作,然后定时回来监督进度,再向客户报告。香山饭店是他个人对新中国的理解和表达,因此他悉心照顾。
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细节”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独到之处。他们随意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
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工人弄成这个样子,贝聿铭痛心疾首。这座宾馆建成后,他一直没有去看过,他觉得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任何一个计划策略出来后,要完全彻底地执行好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需要负责流程的人具备超强的执行精神,把纸上谈兵化成实际战果。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执行力发挥作用的结果。没有执行力,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再正确的政策也只能望梅止渴。战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布置任务之后确保完成好。
华为的任正非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在引进新管理体系时,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如何解释呢?借用他在一次干部会议上所讲的话来诠释,再合适不过:“五年之内不允许你们进行优质创新,顾问们说什么,用什么方法,即使认为它不合理,也不允许你们动。五年以后,把人家的系统用好了,我可以授权你们进行最局部的改动。至于进行结构性改动,那是十年以后的事。”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任正非的要求是对制度的尊重,也是在提倡执行精神。如果执行不到位,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完善的措施、任何正确的政策、任何严格的制度,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任何创新的思路、任何有效的方法、任何重要的会议精神,都只能是画饼充饥。
执行到位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不管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执行到位的观念。这样,事业之树才能长青,个人在职场上才能取得进步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