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覆亡后,湖广籍的明氏旧部校卒为逃避迫害四处躲藏,有的流落民间,异地落业,有的继续留下来,与蜀中民众一起举行反抗明朝的斗争。
明朝接管四川后,社会上表面风平浪静,但是一股与新政权相对抗的暗流却一直在民间涌动。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秘密会社组织在此区的发展,为地下反抗力量的蓄积准备了必要的土壤和温床。四川本来就是一个民间宗教信仰较为浓厚的区域,自元代以来,白莲教在四川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大夏政权,去释、老二教,专奉弥勒为“国教”,更在民间播撒了白莲教的种子。在大夏政权覆灭之后,一些对新政权感到失望的人,出于对明玉珍政权的怀念,开始用宗教形式来表达他们的不满与诉求。早在洪武六年(1373年),重庆就发生了“妖贼王元保”[45]造反的事件。经过短短几年的酝酿沉淀,一场以宗教为旗号的人民起义终于在四川爆发。
洪武十二年(1379年)四月初六日,在成都府嘉定州眉县(今四川眉山)爆发了“四川妖人彭普贵为乱”[46]事件。据《明实录》记载,由彭普贵领导的这次起义活动,一开始就“诱众作乱,劫掠居民,转攻州县”。眉县知县顾师胜率兵前往镇压,被造反者所杀。嘉定(今四川乐山)、忠州(今重庆忠县)等州郡的“土民”受到鼓舞,纷纷起来响应,“乘隙为乱,燔掠城池,势甚猖獗”。明廷遣四川都指挥音亮征剿,亦多次为起义军打败。[47]这次起义事件震动全蜀,波及川南嘉定,川北广安(今四川广安),川东的重庆、忠州等十四个州县。至七月二十二日,历时三个多月的彭普贵起义终于被镇压下去了。
这次起义一开始就表现出与明政权势不两立的姿态,根源在于组织者彭普贵具有元末红巾军的背景。众所周知,元末徐寿辉部起义军将多依白莲教的规定,以“普”字命名。被指为“妖人”的彭普贵可能也是白莲教徒,他正是利用白莲教的“妖言”作为舆论工具,组织发动当地百姓。而就在彭普贵起义的前后,在全国范围内还发生了多起具有群雄残余势力背景的弥勒教造反事件[48]。受此内外形势的鼓舞,隐匿民间的大夏旧政权人士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朱元璋在一通敕书中证实:“即今四川土人以妖惑众而起,延及旧日明氏伪宫人等,皆乘时为乱。”[49]另在《谕御史大夫丁玉敕》中,朱元璋说:“旧岁命尔西征,以今观之,非人事必然,甚有天意以相四川……若非命尔率丁氏旧日土兵出境,其四川之祸又非浅浅。若丁氏土兵未出境上(土),闻妖作乱,乘时蜂起,以四川各卫并都司官机谋调遣,甚有不足,安能止妖遏耶!”[50]不甘心失败的“旧日明氏伪宫人等”,借助起义事件“乘时为乱”,已令朱元璋坐卧不安。如果这支明氏旧部——“丁氏旧日土兵”不是奉命出境“西征”,而是留居蜀中,卷入“作乱”,其势岂不更盛!难怪朱元璋暗自庆幸,这是天意在照顾四川。
与官修史书对明氏残余势力记述之简略形成鲜明对比,保存在四川民间文献中的相关史料,则提供了许多丰富生动的素材。据民国《南溪县志》记载:“当是时,明昇初降。叙、泸士大夫慕进士刘桢之风(桢,泸州人,明玉珍谋主),志功名,尚风节。”[51]这表明,在明氏政权覆灭后,泸州、叙州一带因深受刘桢的影响,一直对明氏政权保存着某种怀念之情。从兵部主事彭恭在泸州守御彭万里的协助下,一次性在当地收集到“四川明氏旧校卒二千六百六十人为军”[52]的记录,也证实此区作为“旧日明氏伪宫人等”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容小觑。又如在井研县还有一位大夏要员藏匿。此人名叫吴正常,系明玉珍的女婿,大夏平章吴友仁的族属。据光绪《井研县志》载:在“蜀郡敉平”,吴友仁被执之后,“以门望选为驸马”的吴正常,“以川南宁静,遂挈其子仲富避兵井研,居焉”[53]。在川东地区长寿县(今重庆市长寿区),有明氏部将杨氏,自称为明玉珍的姨弟。明朝大军压境,杨氏从重庆溃逃出城,为躲避明军追捕,更改姓氏,潜藏民间。出于恢复大夏的夙愿,其家族成员曾经“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举兵反抗明朝,“以图恢复”。经过与明军“往复数十战”,最后终于为明朝所招抚。[54]这一经历虽出自私家族谱,带有不少传奇色彩,但它却可以与《明实录》中屡次遣将来四川招集明氏故将校卒的历史背景相吻合。
【注释】
[1]《明太祖实录》卷67,洪武四年七月壬戌条。
[2]《明太祖实录》卷68。
[3]《明太祖实录》卷216。
[4]参见黄友良:《明代四川移民史论》,《四川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5]宣统《广安州志》卷36《兵戍志》。
[6]荣昌《张氏族谱》,道光十四年本,转引自马楚坚:《论洪武十五年前楚民实蜀的原因及其迁徙史迹》,收录于马楚坚:《明清人物史事论析》,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第311页。
[7]马楚坚:《明清人物史事论析》,江西高校出版社,1996年,第322页。
[8]乾隆《大竹县志》卷1《沿革》引《李氏族谱》。其后,李文富后裔定居后黎州大渡河。
[9]据民国《云阳县志》卷13《礼俗中》。
[10]咸丰《云阳县志》卷2《舆地志·风俗》。
[11]名山《张氏族谱》手抄本,承舒毕生先生提供,特此致谢。引文括弧中的字,为引者据文意所补。
[12]民国23年1月重庆《曹氏族谱·迁蜀传》。承湖北麻城李敏老师提供族谱残页,仅表感谢。经查《曹姓家谱文献目录》,载有相关信息:四川巴县《曹氏族谱》,8卷,民国曹伯崇三修,民国23年石印本。殆此残页,即其中之部分内容。引文括弧中的文字,为引者所加的注释。
[13]邛州高家营《高氏族谱》,转引自崔荣昌:《四川邛崃油榨方言记》,巴蜀书社,2010年,第10页。
[14]民国《华阳县志》卷31《金石第十》。
[15]民间收藏家唐诗杰收藏范氏墓志铭碑事迹报道,见《成都商报》2010年6月13日。
[17]民国《名山县新志》卷16、卷5。
[18]民国《名山县新志》卷11《兵防志》。
[19]民国《邛崃县志》卷1《山水志》。
[20]承蒙舒毕生先生提供《开启四川“某姓营”尘封的历史大门》(未刊稿)作为本节文字撰写的参考,谨此表示感谢。
[21]名山县中峰镇赵营《赵氏族谱》。
[22]未见族谱原件,转摘自名山县方志办重刊,民国《名山新县志》(点校本),第136页。
[23]杨学可:《明氏实录》,《续修四库全书》第350册,第630页,引明玉珍致吴王书中称,明氏军队有“人马二十万”。另朱元璋亦证实,明氏军队人数为陈友谅军力的三分之一(转引自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5《夏明玉珍》,中华书局,1982年,第124页),而陈氏“兵号六十万”(转引自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4《汉陈友谅》,第98页),故20万之数正好相当。
[24]《明太祖实录》卷67,洪武四年七月壬戌条,第1257页。
[25]《明太祖实录》卷68,洪武四年九月丙子,第1279页。(www.xing528.com)
[26]《明太祖实录》卷77,洪武五年十二月辛巳条,第1411页。
[27]《明太祖实录》卷82,洪武六年五月甲子条,第1478页。
[28]《明太祖实录》卷117,洪武十一年二月甲子条,第1914页。
[29]《明太祖实录》卷114,洪武十年八月丁卯条,第1879页。
[30]《明太祖实录》卷132,洪武十三年六月条,第2100页。
[31]《明太祖实录》卷67,洪武四年七月乙亥条,第1262页。
[32]朱元璋:《明文祖集》卷8《谕御史大夫丁玉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90页。
[33]《明史》卷2《太祖纪二》,第31页。
[34]《明太祖实录》卷72,洪武五年二月甲辰条,第1331页。
[35]《明史》卷123《明玉珍传》,第3704页。
[36]《明太祖实录》卷68,洪武四年十月丁酉,第1283页。
[37]杨学可:《明氏实录》,第633页。
[38]《明太祖实录》卷67,洪武四年七月庚申条,第1256页。
[39]《明太祖实录》卷71,洪武五年正月癸丑条,第1315页。
[40]《明史》卷123《明玉珍传》,第3706页。
[41]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1《太祖平夏》,中华书局,1977年,第160页。
[42]朱权:《通鉴博论》论及韩林儿事称:“廖永忠沉韩林儿于瓜埠,太祖恶永忠之不义,后赐死。”转引自《国初群雄事略》卷5,第39页。
[43]吴晗:《朱元璋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6页。
[44]《明太祖实录》卷71,洪武五年正月乙丑条,第1318页。
[45]《明史》卷144《顾成传》,第4074页。
[46]《明史》卷134《丁玉传》,第3909页。
[47]《明太祖实录》卷124,洪武十二年四月甲辰条,第1989页。
[48]例如:在蕲州有王玉二聚众烧香谋为乱(《明太祖实录》卷78,洪武六年正月条);在罗田有王佛儿自称弥勒佛降生,传写佛号惑人,欲聚众为乱(《明太祖实录》卷81,洪武六年四月丙子条);在四川有广安州山民有称弥勒佛者,集众惑人事件(《明太祖实录》卷138,洪武十四年八月丁卯条);在福建僧人有彭玉琳行脚至新淦,自号弥勒佛祖,烧香聚众,作白莲会事件(《明太祖实录》卷178,洪武十九年五月戊辰条)等等。其中,在蕲州烧香为乱的王玉二,其真实身份即系“陈友谅余孽。”(《明太祖实录》卷125,洪武十二年闰五月庚申条,第1997页)
[49]朱元璋:《明太祖文集》卷8《谕曹国公李文忠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90页。
[50]朱元璋:《明太祖文集》卷8《谕御史大夫丁玉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90页。
[51]李凌霄等:《南溪县志》卷4《礼俗下》,民国26年排印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31册,第614页。
[52]《明太祖实录》卷77,洪武五年十二月辛巳条,第1411页。
[53]叶桂年等:《井研县志》卷36《乡贤七》,光绪二十六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40册,第614~615页。
[54]重庆市长寿区狮子滩(袁家坪):《袁氏族谱》,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收藏,2008年第二次印刷本,第27~28页。该谱《旧序》载:在明军进据重庆,明昇“见势难支,面缚衔璧而降”之际,“我祖本姓杨氏,号安珠”,及其次妻所生长子杨宗、次子杨创同遇害。“惟正妻徐氏长子杨荣、次子杨昭,掘浮图关地道而逃,至乐温县(今重庆市长寿区)奶子山”。为躲避追缉,“(杨)荣更名甘玉珍,落业于邻水。(杨)昭易姓袁,名曰自伦,至铁江河下马,落业于西岸石板丘”。袁自伦生二子:景祥、景福。景祥常谓子侄曰:“吾祖与明氏跨有渝州历有年,所穷约隐居,非吾愿矣。尔等有志,其共勉之。”于是,“招兵买马,积草屯粮,以图恢复。明差健将殷国公以兵相拒,往复数十战,迭有胜负”。后被明主所招安,“遂封景祥为万户侯”云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