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老敬贤
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国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中国人在家庭里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尊老敬贤已成为一种政治要求。孟子曰:“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1]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的伦理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尊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尊老,并不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不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尊老的规矩和养老的礼制。《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2]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教育类书籍,对同长者说话时的音量,也做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3]《弟子规》也说:“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作为衡量一个人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日渐衰老,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倘若国家缓贤忘士“而能经其国存者,未曾有也”[4]。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生前特别讲究文明礼貌,他尊老敬贤的事迹十分感人。抗日战争时期,当徐特立同志六十寿辰时,身为党中央主席的毛泽东写信向徐老祝贺:“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表现出他身为领袖仍不忘尊师的高尚品德。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后,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餐。席间,毛主席热情地向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今天我们提倡发扬“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今社会,各种竞争日益激烈。所有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强大的人才队伍,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典。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日及庆祝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器皿到规格、程序和参加者的举止都有具体的规定。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首要的就是正确理解它的内涵。即如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所主张:“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5]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遵循礼规,提倡礼貌待人。中国古代的学者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无论过去和现在,都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6]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仅仅内心尊敬,而并未表现出来,都是不恰当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记载:孔子与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以及与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古人敬人的方法,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强人所难。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即“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例如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加以批评:“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9]
第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对于受恩者来说,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适度为佳。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尊敬、答谢之意。所谓礼轻意重,即是说礼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www.xing528.com)
(四)仪容、仪表、仪态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类比,认为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不成为人。古人对仪表的要求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美观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而且,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所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给人留下不佳的印象。
第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10]这是因为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曲身而睡。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渎,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1],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第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12],将“修辞立其诚”看成是立业的根基。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13]。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
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不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4]
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仪容整洁的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具有优雅仪表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仪容仪表仪态四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毫无疑问,继承传统的礼仪文明会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素养,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则多一些有序与文明。因此,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等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古代礼仪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其积极作用是巨大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之际,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