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戏曲:宋杂剧与金院本的出现

中国古代戏曲:宋杂剧与金院本的出现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跬〔kuǐ傀〕步成千里,纳细川为巨流,宋、金时期便出现了比较稳定的戏剧形态——宋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与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杂剧为主体,是经过悉心编排、寓警诫和谏诤于滑稽表演的杂剧正文。宋杂剧中有不少剧目是以歌舞为主体来叙事的。到了元、明、清三代,宋杂剧《目连救母》发展为专门的目连戏。宋杂剧在北方金国直接发展为一种供“行院”演出的院本。

中国古代戏曲:宋杂剧与金院本的出现

古朴粗犷的先秦歌舞,妙趣横生的俳优滑稽表演,熙熙攘攘、琳琅满目的百戏散乐,多姿多彩的唐代歌舞参军戏,为戏曲的最后形成准备了条件。积跬〔kuǐ傀〕步成千里,纳细川为巨流,宋、金时期便出现了比较稳定的戏剧形态——宋杂剧和金院本。

宋杂剧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与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初期,朝廷采取“招徕流亡,奖励农耕”及减免赋税等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为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后来,随着土地兼并的进行,许多农民破产,流入城市,又为各种消费性的工商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都市急遽繁荣起来,从北宋张择端著名的设色绢本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内,百肆杂陈,店铺林立,士、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妓女、篙师、纤夫、乞丐、清客、篾〔miè灭〕片⋯⋯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应有尽有。市面热闹非常。

宋代的都市里,有了固定的大型游艺场所瓦舍勾栏。瓦舍又叫“瓦肆”或“瓦子”,里面设有大小勾栏。勾栏,指用花纹图案互相勾连起来的栏杆,里面有戏台、戏房、神楼、腰棚(看席),相当于后代的戏棚或剧场,各种民间技艺,如俗讲、说话(包括讲史、小说等)、诸官调、鼓子词、唱赚、傀儡(包括杖头傀儡、牵丝傀儡、水傀儡、药傀儡、肉傀儡等)、皮影⋯⋯都可以在里面演出。当时,汴梁四城遍布瓦舍勾栏,仅东角楼街就有大小勾栏50余座,如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等,其中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不论风雨寒暑,常年都有演出。瓦舍勾栏不仅招徕了大批稳定的观众,汇集了各种民间技艺,还吸引了一批没能进入官场的民间文人——“书会才人”(书会,文人行会组织)。在各种技艺的荟萃、交流、融合的基础上,经过艺人和文人的共同创造,宋杂剧脱颖而出,并逐渐成为乐部的主体,故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妓乐”条云:“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

宋杂剧的样式是: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艳段、正杂剧(两段)、杂扮,实际上为四个段落。艳段为开场,目的在于招徕观众,安定剧场。正杂剧为主体,是经过悉心编排、寓警诫和谏诤于滑稽表演的杂剧正文。杂扮为正杂剧后的玩笑段子,用以送客。宋杂剧的角色一般有五个,即: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吴自牧《梦粱录》云:“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场四人或五人⋯⋯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或添一人,名曰装孤。”末泥相当于后代的班主,引戏负责执行末泥的主张,进行指挥调度。副净多扮演装傻充愣的角色,副末插科打诨以逗趣,装孤当场扮官,各有分工不同。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列举的杂剧名目有280种,它们中有许多是以滑稽调笑、讽刺戏谑〔xuè血〕为要旨的滑稽短剧,常常巧妙地运用谐音、隐语、反铺垫、象征赋形等手段,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或抨击封建统治者的倒行逆施,或针砭嘲讽丑恶的世态人情,比参军戏更为恣肆、放达、大胆。

譬如,著名的《二圣环》,演秦桧不顾徽、钦二帝蒙尘,半壁河山沦丧,大摆庆功筵席,并请内廷演员表演。甲伶上场颂扬秦桧,乙伶搬椅上,插科打诨。甲伶拱手作揖,刚要坐下,不小心头巾落地,露出两个“双迭胜”的发环。乙伶问道:“这是什么环?”甲伶回答说:“这叫二圣环。”乙伶上前便打,且打且骂道:“你只知坐太师椅,升官发财,却把‘二圣环’丢在脑后!”顿时,满座失色。秦桧大怒,将二伶投入狱中。(www.xing528.com)

《三十六髻〔jì记〕》也是一出著名的杂剧,是讽刺童贯临阵脱逃的。演出开始,伶人们扮三四个婢女上场,她们的发式各不相同。一个婢女把头发梳在额头上,自称是蔡太师(指宰相蔡京)家的,因为太师每天上殿朝见皇上,所以梳的是“朝天髻”。另一个婢女把发髻偏在一边,自称是郑太宰(指太宰郑居中)家的,因太宰回乡守孝,不理政务,因此梳个“懒梳髻”。第三个自称是童大王(指上将军童贯)家的,其发式奇特,满头一个个小发髻,有人问她这是什么发型?她说:“这叫三十六髻,我们大王正在用兵,擅长的就是这个。”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髻”与“三十六计”谐音,讽刺童贯带兵打仗,只会逃跑。伶人们不畏权贵,弹讥时政,说出了老百姓心中的话。

宋杂剧中有不少剧目是以歌舞为主体来叙事的。所用的曲调有大曲、法曲、曲破、诸宫调、词调等。另外还有以“爨”〔cuàn窜〕为名的,如《天下太平爨》、《讲百花爨》、《文房四宝爨》等。“爨”指简短的歌舞段子,又叫“踏爨”,五个角色一齐出场叫做“五花爨弄”。绝大部分杂剧都比较简短,但也有连台本系列剧,如《目连救母》。

《目连救母》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唐代即有《大目连犍冥间救母变文》(简称《目连变》)。目连是个孝子,他的母亲因违犯佛规,被打入十八层阿鼻地狱。为救母,目连出家为僧,修成正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母亲,但母亲已被罚为饿鬼。目连向佛祖求救,佛祖让他每年七月十五日设盂〔yú于〕兰盆会,放起焰口,向所有乞食的饿鬼投食,只要这样便能使母亲获救。后来,母子果然同升天界。这是一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戏。一般从七夕开始演出,连演八天,到中元节(七月十五日)才能演完。在搬演目连救母的过程中,并穿插多种民间技艺和歌舞小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节”云:“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可见很受欢迎。到了元、明、清三代,宋杂剧《目连救母》发展为专门的目连戏。明郑之珍《目连救母》传奇长达100出。清代宫廷大戏中有《劝善金科》(即《目连救母》),许多地方戏中都有目连救母故事,迄今仍有单折演出。

北宋末年,金兵侵入汴京,徽宗赵佶和他的儿子钦宗赵桓都做了俘虏。赵佶的第八个儿子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杭州)登基,建立南宋,以淮河为界与金人讲和,开始了南宋和金国对峙的局面。宋杂剧在北方金国直接发展为一种供“行院”(指妓院或民间演出组织)演出的院本。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的院本名目共690种,类别很多,有以人名来命名的,如《相如文君》、《蔡伯喈》、《王安石》;有以故事来命名的,如《蝴蝶梦》、《淹兰桥》、《瑶池会》、《八仙会》、《鸳鸯简》、《张生煮海》、《王子瑞卷帘记》、《李勉负心》、《王魁三乡题》、《广寒宫》;有以曲调命名的,如《王子高六幺》、《裴少俊伊州》、《莺莺六幺》、《四僧梁州》、《崔护逍遥乐》、《封陟中和乐》、《醉院君瀛府》等;有以脚色命名的,如《迓鼓孤》、《老姑遣妲》(姑即“孤”,妲即“旦”)等。院本也是一种以滑稽调笑为主,并辅以歌舞小段的短剧,其体制、形态、脚色、剧目基本上保留了宋杂剧的面貌,但随着时代推移,由于受到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和音乐的影响,也有了一些演变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