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军体训练主要是单杠、双杠、木马,这些适合青年人特点的训练项目,尤其单杠和木马成了天天练的科目。各队都有一套工具,每班窑洞口设有单杠,甚至有的在窑洞内的支撑架上还安上一根单杠棍。所谓的单杠棍不像今天的用铝合金制成,而是一根陇东特有的青腊木,这种木棍又硬又有弹性,从山上砍回来即可用,不过得一个月换一次,否则就弯得成弓形断裂了。练单杠要求每人能做“屈肘悬垂”(即今天的“引体向上”)、“挂腿上”和“屈身上”。练跳木马要求能跨腿跳过和并腿跳过。开始大家对跳木马有点害怕,在校部派来的一位体育教员的示范表演下,启发了大家的进取好学精神。这位体育教员曾在太原阎锡山的军校受过训练,他做单杠动作能双手“大车轮”五个圈;跳木马能超越一个坐在木马上的人,当时真成了豹子川的表演“明星”。为了安全,单杠、木马都是双人保险,练单杠没有发生什么事故,但跳木马负轻伤的人可不少,有的用力过小跨不过去把大腿碰破,有的用力过猛把头冲进沙坑里。记得八队谢国库同学跳得很好,有一次用力过猛,双保险没拉住他,一下子把头冲到沙坑里,休克了,抬到队部急救后才清醒过来。
军体训练增强了人们的体质,锻炼了同学们的胆量,为而后的单兵到班的战术训练中的爬高、跳越障碍打下了基础。
一九四三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天的大练兵,是在毛主席号召下,校、队领导亲自抓训练取得的成绩。但是不能不看到夏秋的打窑洞、生产为练兵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练兵中同学们吃得饱、睡得暖,身体越练越强壮起来了。二大队的前身抗大二分校附中,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在晋察冀陈庄地区时,以学文化为主,兼学军事。在敌后的极端艰难环境中,“天天吃不饱,人人打摆子(发疟疾)”,文化学习坚持下来了,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军事课打下了学习基础。回忆起来,我们这一批小青年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抗日战争艰难的岁月里,在三年的时间又学文化又学军事,基本上达到了能文能武,是非常幸福的。(www.xing528.com)
今天,我们的军队、学校在军事装备、教学设备和训练方法上,都在迅猛地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早不能和抗战时期“小米加步枪”的时代相比了。但是,一九四三年冬季豹子川的大练兵精神和光荣传统,永远鼓舞着我们。我们要继承它,发展它,为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