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池上的毛背心:回忆抗大七分校的艰苦生活

华池上的毛背心:回忆抗大七分校的艰苦生活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杰每当我打开衣箱,看到我那件羊毛线背心时,心里总是充满激动。在我的心里,无法评定它的价值。每当我看到它,四十年前的艰苦生活历历在目,引起我深深的怀念和遐想……不久,我们又承担了为全校师生做棉衣的任务。然后和小米拌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饭食。有的同学一天能纺一斤多线,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啦!镢头举起来,樱桃好吃树难栽,小米饭好吃荒要开。

华池上的毛背心:回忆抗大七分校的艰苦生活

王 杰

每当我打开衣箱,看到我那件羊毛线背心时,心里总是充满激动。它伴随着我已经度过了四十个春秋了。诚然,它的色泽暗淡了些,它不像现在的毛线那样鲜艳、光亮,质地也没有现在的毛线那样柔软。但是,它对我而言却是十分珍贵的。在我的心里,无法评定它的价值。漫长的岁月已经逝去,但它的光泽永远也不会褪去。每当我看到它,四十年前的艰苦生活历历在目,引起我深深的怀念和遐想……

一九四三年春,我们附中从晋察冀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由于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我们转移到了陇东合水县城,合编为抗大七分校。我们女生队驻在合水城东的柳沟。

在延安的时候,敬爱的朱总司令贺龙老总,在八路军大礼堂给我们讲了话,号召我们拿起“两杆子”:拿起笔杆子,学习文化政治;还要拿起枪杆子,学习军事保卫陕甘宁、保卫党中央。还号召我们到陇东去,向大自然进军,用自己的双手,去开荒生产、打窑洞、安家立业,去解决吃的、住的、穿的。我们不能让国民党反动派把我们困死、饿死。

背着背包,扛着镢头,我们来到了新的家——柳沟。我们女生队,大的不过十七八,小的只有十三四。要开荒、种地、砍柴、烧炭……我们只有两只手,真是白手起家啊!天大的困难,也吓不倒我们这些受过战争洗礼的姑娘们,急行军、过封锁线、吃糠咽菜,我们不是都熬过来了吗?

开荒是第一关,人多工具少,怎么办?我们有的是力气,歇人不歇“马”,几个人一把镢头,大家轮流干。胳膊肿了,手上打了泡,全不在乎,没叫过一声苦。当然,我们也有过洋相,人多争着干,抢镢头,人换得太勤,把刚开出来的地,又踩实了。有些男同学开我们的玩笑,说:“柳沟的地,不开还倒好,一边开,一边踩,比没开以前踩得更硬了!”这玩笑,开得多少夸张了点儿。但是,它包含着男同学们对我们的关心。我们能够体会到,同学们是微笑着看着我们。我们听了这充满善意而又诙谐的笑语,都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终于开出了满山的荒地,播下了种子,撒下了汗水。

打窑洞的难度就更大了。不仅仅是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也高,我们和男生队变工,他们帮我们打窑洞,我们帮助他们弹羊毛、捻线、织袜子。不久,我们又承担了为全校师生做棉衣的任务。我们不怕辛苦,昼夜加班,一针针、一线线,密针细线里缝进了我们的一片深情。

吃的更是困难,可是,也难不住我们,我们虽都年轻,却有着丰富的吃树叶和野菜的经验,边区的小米香,可总是一点菜吃不上也不是办法,我们就采集树叶子,这里可是很多的哪:柳树、榆树杨树槐树……采回来泡的泡,煮的煮。然后和小米拌在一起,做各种各样的饭食。油只有很少一点,多是咸盐一拌,也是很好吃的了。至于野菜,就更多了,入秋之后,许多野菜枯萎了,我们自己种的菜又不够吃,就到河沟里挖来一种野芹菜,吃起来很苦,药味很重,那也得煮了吃,总比咸盐水泡小米饭好多了。

在陕甘宁,穿的大概是最困难的了。到边区的第一年,每人发给一套单军衣。以后,每年只发一件,要上衣还是要下衣,由自己选择,棉衣三年一套,冬天是棉衣,天热了,抽掉棉絮当夹衣穿。那时,我们的裤子烂得最快。除了穿,还要做背粮的口袋用:把两条裤腿扎紧,装满粮食,再把裤腰绑牢,往脖子上一套,走起来很是利索,装一裤子粮,几十斤重,我们经常到百十里路外去背,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边区群众的运输负担。

一九四四年秋天,我们女生队搬到了东华池。新窑洞虽然宽敞漂亮,但是才住进去,潮湿阴冷。特别是到了冬天,晚上冻得人难以入睡。为了防止炭气中毒,晚上窑洞内不能烧木炭取暖。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劳动生产任务更加繁重了,除了种地,我们又担负起纺线和织布任务。一人一辆纺车,起早贪黑地纺呀、纺呀……有的同学一天能纺一斤多线,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啦!到了晚上也是分秒必争,月光下、油灯旁或者是学习、讨论时,手都不停地拐着线子。

年轻的姑娘们,都有着自己美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在锻炼着我们,陶冶着我们,提高着我们。我们自觉自愿地在这黄土高原狭窄的山沟里,贡献着青春,默默无闻地劳动着,奋斗着。生理差别所带来的困难,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我们不要组织的照顾,我们以最大的毅力克服,“忍受”也是一种克服。在这里,没有颓丧,没有哀怨,有的却是昂扬乐观的精神。山坡上、窑洞里,到处传来姑娘们清脆的歌声,你听,她们在开荒的时候,挥舞着镢头唱道:

鸡叫三遍天发白,

劳动的队伍上山来,

东方的太阳放光彩,

这一片荒地我们要开;(www.xing528.com)

哎哟嗨!哨子一声响,

哎哟嗨!镢头举起来,

樱桃好吃树难栽,

小米饭好吃荒要开。

纺车的转动,愉快的歌声,发自肺腑的欢声笑语,伴着姑娘们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清晨和黄昏,一天,一月,一年……

纵然再困难,我们也不能让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年的老师和同学们冻着呀!时间紧迫,我们开展缝制棉衣的突击竞赛。剪裁的、填装棉絮的、缝的……像是流水作业,你快我更快,一浪催一浪,你追我赶,热火朝天,我们终于在天空飘下第一片雪花之前,让全校师生穿上了暄腾的新棉衣。上级表扬我们,同志们感谢我们,我们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最大快乐和幸福。

这一年,我们各项任务都完成得出色,为了鼓励我们,给我们每人发了几斤羊毛。我们高高兴兴地领了回来,待到仔细一看,哎哟,原来是才从羊身上剪下来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粗羊毛。羊毛里夹杂着柴草、枯叶、土块、粪蛋……脏得很,一股腥膻臭,使人喘不上来气,可是,我们却像得到了珍贵的宝贝,耐心地拣去羊毛中的杂物和柴草,抖掉土块和粪蛋。拿到河里,一把一把地洗净、晒干,再一点一点地撕成像棉絮一样的绒毛。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致,开始了学习捻毛线这一课。用一根木棒插在一块洋芋上,就制成了捻线用的土工具——捻线砣子,左手里握着一把羊毛,抽出一缕毛线,拴到捻线砣上,之后,右手转动砣子,趁砣子旋转,再赶快撕抽羊毛,借砣子转动拧结成线。岂不知,一旦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手顾了抽羊毛,忘记了转动砣子,“乒”——断了,砣子摔到了地上;于是右手使劲地转砣子,线又拧得太紧,羊毛都抽不出来了。顾此失彼,心中着急。有的同学连连失败,“乒”的一声,线砣子一摔,不捻了!哎!说姑娘手巧,也不见得,有的线没捻出几寸,手指头都搓出泡来了。

同学们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不要急,她们脸上掠过一丝不好意思的微笑,又学着捻起来。突然,有谁大笑着喊了起来:“你们看,怎么我捻的线像长虫吃了鸡蛋,粗的粗,细的细呀!”一看,岂止那一个人呢?不能要求太高,技术还不熟嘛。后来,线终于从我们手里一寸寸、一尺尺地捻出来了。渐渐地捻得粗细均匀了,松紧适度了,技术越来越熟练,速度在加快着。姑娘们高兴的样子,恐怕比当今完成了一项新技术发明还要高兴。

青年人爱漂亮,尤其是年轻的姑娘们,只不过是嘴硬,不肯承认就是了。实际上,哪个姑娘不爱美?而且说心里话,爱美有什么不好?

难道不是吗?现在,有了毛线,就要考虑染个什么颜色才漂亮。可见,人是爱美的。但是,在那个艰苦得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的岁月里,姑娘们把多少美的愿望和憧憬,埋在了心里……我常常在想,“忍受”是一个革命者的高贵品格

那时,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弄不来一两一钱的染料。于是只有自己想办法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在一起,根据自己的推断,找来这样或那样的“原料”,经过泡水,得到各种汁液,搞一截线,蘸进去试染一番。失败一次又一次,不灰心、不泄气。有的同学采来一种叫“马茹子”的野果和“酸溜溜”的树根,有的找来嫩核桃树根皮……结果有的染上了黄色,有的染上了驼色、土黑色、绿色的,五颜六色,真可说是琳琅满目。有的色彩艳丽,有的深沉,有的显得暗旧。无论如何,就由我们手里染出了各种颜色,大家乐得嘴都合不拢。

我和陈彩欣同学在一起,试染了几次,都失败了。看看同学们已经染出的颜色,有的太艳,有的太暗,总是令人不太满意,还是坚持自己想办法,继续找材料试验,又经过多次失败,终于把野桃树根皮和核桃树根皮揉碎和毛线同时下锅煮,染出了一种漂亮的浅咖啡色,既不太艳,又比较光亮,显得很柔和,可把我们俩高兴坏了,同学们都很羡慕,好多人都来按我们的“配方”染。至于那些已经染成别的颜色的,就只能是遗憾了,我们染的毛线还被拿到校部参加了展览。

从一堆夹着杂草、粪土的羊毛,到一束束漂亮的咖啡色毛线,看着它,我浮想联翩,它凝结着我们的心血和智慧,它使我开始懂得了什么叫作劳动,它更使我深切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义。

我用这一束束毛线,精心编织成一件有生以来的第一件毛衣。我十分心爱它,穿着它劳动、学习,度过了那艰苦的岁月。后来,我在延安和一位战友分别时,把心爱的毛衣拆掉,又精心织成了两件毛背心,一件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了战友,我自己留了一件,就是现在箱子里的这一件,它伴我度过了四十个春秋,直到今天,每当看到它,便引起我对那艰苦岁月的怀念和思索……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那艰苦的岁月。我常常在往事的回忆和思索中,得到鼓舞和力量,以此来鞭策自己,不断地努力奋斗,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