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恭
一九四四年秋天,女生一、二队近三百人,合编为一个队。队长吴绍至,我任政治指导员,随校部由陇东合水县柳沟移驻华池县东华池。
东华池位于华池县大凤川和豹子川的交汇处,女生队的校舍就建在豹子川沟口的半山坡上。三排整齐的新窑洞,远远望去好像一排高大的楼房,在繁茂的杨树、柳树的衬托下,显得颇为壮观。校舍周围的环境也很优美,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潺潺的流水,到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同学们高兴地说:“路过延安时,贺老总说我们去的地方,青山绿水美得很!真是一点不假。”优美的环境给同学们带来了美好的希望,也增添了学习的信心和力量。
中央给学校规定的教育方针是一面生产、一面学习。女生队到东华池后,生产大忙季节已经过去,校舍已经建起,当时我们迫切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整理校舍,准备开课。
新校舍是二大队的男同学帮助修建的。新挖的窑洞既是宿舍,又是课堂和自习室,是学习、生活唯一的活动场所,但窑洞里仅有一张木桌和用木棍拼凑起来的床铺。队的领导同志动员说:“目前我们的物质条件很困难,但这里环境优美,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比什么都好。同学们要积极行动起来,抓紧时间,因陋就简地把校舍整理好,自己动手,创造必要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争取早日开课。”这对同学们说来是非常有力的动员、极大的鼓舞。为了准备开课,同学们都愿做出最大的努力,承担艰苦的劳动。开课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
九月下旬,我们根据学员年龄、体力和劳动强度进行了分工。年龄稍大、身强力壮的,承担修路、平整操场的任务;年龄较小体质较差的,则打扫卫生、清除垃圾;另外抽出部分同学背粮、上山打柴。同学们劳动已成为习惯,大家不怕劳动,怕的是不能学习,没有知识没有本领。为学习而劳动,自觉自愿。修路、平整操场,劳动强度大,不但要把原有的从山下通往山上的一条坎坷不平的小路修平展宽,把通往各区队的道路修通,还要把坡底太陡的路修成台阶。青年女同学承担这样重的劳动,困难是很大的,但她们都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抡着镢头,挥动铁锹,抬土筐,搬石头,跑上跑下忙个不停。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渴了咽口唾液,腰酸了用手捶捶,谁也不肯歇一歇。有的肩膀被压肿了,手磨起了血泡,有的砸伤了脚,扎破了手,但谁也不叫苦,谁也不怕累,到处喊着“加油”,到处进行着竞赛,山上山下呈现出一片紧张欢腾的景象。李振敏纺线是英雄,劳动也是能手,她总是站在劳动的前列。经过同学们多天的紧张劳动,环境大为改观,吃的、烧的也都有了储备,为学习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一九四四年九月底,女生队进行了学习动员。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同学们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全队欢歌笑语,个个喜笑颜开。一些年龄小的同学,像逢年过节一样,一蹦一跳地喊着:“开课了!”“我们开课了!”同学们的喜悦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她们从晋察冀长途跋涉来到陕甘宁边区,渴望的就是学习,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她们怎么能不欢呼跳跃,怎么能不高兴呢?
东华池的深秋,秋高气爽,同学们都坐在温暖的阳光下,聚精会神地听着校领导同志的讲话:“女生队今天正式开课了,祝贺你们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学好本领,准备担负起不久的将来组织上交给你们的光荣任务……学习靠领导、靠教员,但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刻苦学习。我相信我们这所新型的大学校是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的。”校领导讲完话后,我们向同学们宣布了学习计划。当时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地理、历史、军事和政治。政治课主要是学习整风文献。为了便于组织教学,根据学员原有的文北程度,编为四个区队:一区队文化程度较高,二、三区队次之,学的都是初中课程,四区队文化程度较低,有的还要补学高小课程,区队长有张芳、霍赐影、耿国辉、马兰森。为了加强教学力量,还从延安鲁艺、延大、党校等单位调来十多名文化、政治教员。
当时陕甘宁边区被国民党反动派封锁着,学习是在物质、经济异常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但困难吓不倒意志力坚强的人,困难都使人们增长了智慧。比如学习用纸,这是必需的学习用品,但每日只能发给每人几张土造的“马兰纸”,学员们的用纸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因此,同学们惜纸如金,想方设法节约用纸。一张纸反复用,用了正面用反面,铅笔写了再用蘸水笔写。有的还到树林里剥桦树皮当纸用,也有不少同学做算术习题干脆就在地上画。又如,学习要用笔和墨水,每月只能发给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蘸水笔尖,笔杆就用高粱秆或小木棍来代替。墨水是用蓝色或紫色染料泡成的。晚上自习,由于灯油不够用,经常是摸着黑开讨论会,窑洞里漆黑,只听见说话声,却谁也看不到谁。安静的环境使她们专心致志地对每个探讨的问题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和争论。为了克服没有板凳的困难,同学们就用三根木棍捆成三角叉,上面再放块小石板,就成了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凳。(www.xing528.com)
在生活上,由于女同学的生理特点,遇到的困难要比男同学更多,女生队除了队干部和几名炊事员、通信员外,都是女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许多事,都要靠同学们自己承担。如养猪、喂马、打柴、背粮食、背木炭以及种菜等,不管是轻活、重活,还是脏活、累活都得自己做。经常担任喂马、驮水任务的何庆龄,同学们称她为“马倌”。她身材细高,看起来很瘦弱,但她赶着马从山下往山上驮水飞跑着,一天往返几十趟,自己不怕累,只怕马累了,上山时还经常推着马屁股,助它一臂之力。曾担任过司务长的曹勇、王振江,为了改善生活,经常起早贪黑,有时跑几十里路去买菜。说起王振江,人们总忘不了轰动一时的“王振江宰牛”的故事。那还是两个女生队合并之前的事。为了改善同学们的生活,女生队买来了一头残废牛。吃牛肉,大家都高兴,但要把一头活牛宰了,对一群女青少年来说,却是一件天大的难事。谁有力量去和一头牛搏斗,谁敢拿起尖刀把牛头割下来?大家面面相觑,无计可施。不知是哪位聪明的同学想起个“陷阱困牛”的办法,鼓起了王振江的勇气。她下了几次狠心,终于把牛杀死了。
为了过冬取暖,要到十五六里以外的山上去背木炭。同学们踏着雪地,翻越路滑坡陡的高山,不少同学,尤其是年龄小的同学为了少摔跤,就背着木炭坐在雪地上往山下滑。有的被树挡在半山坡上,有的滚下山来,鞋里、脖子里灌满了雪,脚冻麻了,手冻僵了,但她们不叫苦,不怕累,坚持把木炭背回宿舍。
冬天,发给每人一套絮羊毛的棉衣,一床薄棉被。有盖的没铺的,同学们就自愿结伴,两人合睡在一起,铺一床,盖一床,再搭上棉衣互相取暖度过寒夜。隆冬季节,洗衣洗头也是极为艰苦的。没有肥皂,甚至连碱也没有,同学们就用草木灰代替。为了节约厨房用水,就到河沟里凿冰取水。洗头时,就在河边拾柴用脸盆烧些温水,尽管如此,洗后的头发很快就结了冰。手冻红了,冻麻了,搓一搓继续洗……夏天,每人只发一套单衣,都要四季穿用,夏天是外衣,冬天当衬衣,背粮时,裤子还当作装粮的口袋。
女生队到东华池后,这个偏僻的山沟沸腾起来了,到处是欢声笑语,节假日还经常召开文化娱乐晚会。女同学是爱美的,她们利用现有的物质条件,总愿意把生活搞得好些,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她们把发的羊毛纺成细细的线,用核桃树根、树叶或山上的黄野果染成咖啡色、杏黄色或葱绿色,织成各种色彩鲜艳的毛衣。有的用毛线绳把头发梳成各种发式。有的用布条或毛线搓成绳当作时髦的腰带束在腰上。也有的用白布在衣领或袖口上缝个边。尽管发的粗布军装,经过同学们修整打扮,都显得合体、整洁,真像是一队英姿飒爽的“红色娘子军”。
同学们天真活泼,多数还带有孩子的稚气。她们中年龄最大的不过二十多岁,年纪小的只有十四岁,多数十七八岁,但她们政治思想上已有了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由于她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抱负,她们亲如姐妹,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互相尊重,互相勉励。她们刻苦学习,追求的不是物质享受,而是知识和革命真理。远大的理想、求知的欲望,驱使她们不知疲倦地刻苦学习,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隆冬,都没有影响她们学习的决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四五年的春天,为了检验学习成绩,全队举行了一次学习成绩展览,结果表明,全队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成绩有日新月异的提高。
在物质、经济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同学们为什么能有“着了魔似的”、如饥似渴的学习热情呢?同学们说得好,靠的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啊,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永远也不能丢掉。
今天回想往事,四十年过去了,当年东华池山上女生队的旧址,当地政府已正式命名为“女生队”了,女八路的英雄已载入史册,代代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