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楷
学校进驻豹子川不久,就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打窑洞竞赛。一天,我正在兴高采烈地和大家一起打窑洞的时候,我们二队副队长、红军老干部罗勇胜同志把我和庞文章叫到队部,和蔼地对我们说:“现在派你俩去大队木场,帮助他们做几天工作,有什么困难吗?”革命战士当然要服从决定。我俩二话没说便到了木场。十几天以后,运木料的任务完成了,我们回到了队上,真没想到回队以后,罗副队长又让我们做木工活。他说:“由你俩和李子中、韩世芳几个同学组成咱们队的木工组,你当组长,把咱们队挖的窑洞、建的课堂、盖的厨房的门窗,全队所需的桌椅、灶具、教具都要做好,还要给全队的窑洞搭支架。这些都要在十月底以前完成,你们看怎么样?”
我们一听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是好!我心里更着急,赶快说:“我们没有学过木工呀!这任务怎么能完成呢?”其实罗副队长早就知道我们没有学过木工,不会做木工活。可是在那个时候,又到哪里找现成的木工呢?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不会就学。他见我们着急的样子,笑了笑说:“别急,不会不要紧,一学不就会了吗?不管怎样一定要在十月底以前完成任务,不然到那个时候,全队百多号人没房子住,耽误了学习,损失就大了!”副队长的话非常恳切,是呀,任务摆在面前,我们不干又叫谁来干呢?于是我毅然回答:“好,我们闯吧!”副队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受任务后,我们开会讨论,有的同学说:“老愚公能把大山搬,难道我们青年小伙子还能让木工活难倒吗?”有的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学会做木工,就能完成任务。”从发言中看到了大家的劲头,我的信心也足了。
可是,白手起家,困难是很多的,开始干活了,却没啥工具,怎么办?还是发扬八路军的光荣传统,依靠群众。我们翻山越岭,跑了好几个村子,总算借到了几件破旧的锛、凿、斧、锯。但是这些工具在我们手里,都不听使唤。李子中刨木板,不是打滑,就是颠簸,累得满头大汗,推不出一个刨花来。我学解木板,费好大劲,不是锯不入木,就是左右偏线,你越怕偏它就越偏,你扭动得越大,它就越偏得远,累得腰疼腿酸,半天解不下一块木板。累死累活好容易解下一块,一看,又泄了气:厚一片,薄一片,波浪起伏啥也做不成。学凿眼的韩世芳更可笑,不是斧子打在手上,就是把眼凿歪。我们学着做了两个凳子,坐上人摇来摇去,有人讽刺我们说:“你们真不简单,学会做‘不倒翁’了。”我们脸上也觉得火辣辣的,这倒不是难为情,而是心里着急啊!这一夜我心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也吃不下饭,心想:完不成任务怎么向队领导和全体同学交代呀!
慢慢地我从烦恼中悟出一个道理来:要当先生,必须先当好学生。于是,我抽空就去大队部木场,找老师傅求教,大队木工组副组长杜增云同志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学技术,还耐心地给我介绍经验。
解木板要“握稳锯把,直上直下,轻拉轻送,不用死勒,不左右摇摆,速度快又不偏线”。
刨木板要“双手食指逼刨头,其余指头握把牢,两手平伸用匀劲,少吃多走就推平”。
凿眼要“刃线轻轻打,线破用劲凿”。
画线要“正反两面,宽长一致,面冒腿销,腿冒撑销成一条”。
我把学到的这套经验向木工组的同学作了介绍,大家又在实践中体会,很快就掌握了要领,信心更足了,干得更欢了。于是我们二队的院子里充满了我们木工组紧张的拉锯声、推刨声、“当当”的凿眼声,夹杂着同学们的说笑声。同学们也常常用羡慕和期待的眼光看着我们。
八月的中午骄阳似火,学拉锯的韩世芳、李子中累得满头大汗,腰痛腿酸,我劝他们休息,他们不听,还说:“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中甜。”庞文章同学感冒发烧,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中午不休息学划线,我劝他休息,他不听,藏了他的工具,他急得眼含泪花四处找,我被他这种精神所感动,只得还了他的工具,劝他一定要注意身体,他眼泪掉在嘴边,笑眯眯地又干了起来。我学操刨平板,两手虎口磨出了血,偷偷地包了点布条,又练起来。就这样,我们每天苦练十多个小时,尽管苦一点,可是看到自己一天天地进步,心里实在高兴。(www.xing528.com)
经过半个多月的锻炼,腰不痛了,腿不酸了,饭量增加了,体力增强了,每个人的手掌起了一层厚茧子,一件件工具像一匹匹被驯服的小马,由我们摆布了。
大小锯拉送自如,锯口中的木屑像流水一样呼呼地倾泻出来。
“嚓嚓”的推刨声清脆悦耳,刨花从刨口中不断飞卷,推出来的木板光亮如镜。
凿眼的“哒哒哒”的几下就成功一个。划线的长宽距离分毫不差。
我们做了两张桌凳,摆在大家面前,端端正正美观大方,谁看见了谁称赞。我们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高兴。
我到加固完窑洞的单位,详细观察了木架的结构和铆销结合的方法。我们照此办法,把二队的窑洞都用木料支撑加固了。
我们的技术提高以后,胆子大了,思路宽了,我们按《解放日报》画的手摇纺车的图样,试制成功纺毛线车,用车纺毛线,比手捻线快了许多倍。
以后为了解决碾米除糠的困难,我们翻山越岭,到老乡家,详细观察了手摇扇风车的构造,记下它的尺寸,回来进行了研究、试验,虽然它结构复杂,最后还是研制成功了,其他队也来参观学习仿制。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我们还克服了许多物资困难,如做门扇、桌面、案板、黑板等没有铁钉,我们就穿木带代替;做菜盆、水桶,没铁箍,就以柳条拧绳代替。做成的用具,使用得当,经久耐用。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斗,从不会到会,从无到有,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陇东的十月,秋高气爽,天空格外晴朗,罗副队长交给我们做门窗、炊具、桌凳和文化、军事学习用具以及加固窑洞的任务我们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此外还试制成功了手摇纺毛车、扇米风车。其中有些产品还送到东华池校部劳模大会展出,受到了好评。
同学们用上我们自己制造的木器用品,赞不绝口,称我们是“活鲁班”。罗副队长在队前表扬我们木工组时,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