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春
一、抗大七分校在陇东的简况
一九四三年四月,晋绥陆军中学迁移到陇东的合水县县城,不久和新军教导大队一部编为七分校校部和第一大队,进驻大凤川;晋察冀抗大二分校附中、抗属中学编为第二大队,进驻豹子川;随后晋冀鲁豫太行、太岳两个陆军中学编为第三大队,进驻平定川。次年九月,为了便于指挥,校部亦由合水县县城迁往东华池镇,原驻上柳沟的女生队也同时迁驻校部北面的山洼上(三百多人)。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快要投降的时候,校部、一大队、三大队开到了太行、晋绥、东北等地,二大队留下继续办学,直到一九四六年七八月改编为陕甘宁晋绥军区步兵学校,离开豹子川,迁往陕西转窑湾搞训练。
二、抗大七分校在陇东时的主要领导干部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时,校长是彭绍辉,副校长是喻楚杰,政委是张启龙,教育长是方富生,政治部主任是杨尚高,训练部部长是唐子奇。一大队队长是何辉燕,政委是康永和;二大队队长是何远平,政委是匡唐卫;三大队队长是任自戈,政委是高厚祖。当时一个大队有近二百人的教职员队伍,全校干部计有八九百人,这些干部都是从部队调来和抗大毕业学员分配来的。
三、打窑洞、大生产
东华池是子午岭南麓的一片山川地带,过去由于战乱的破坏,变成了人烟稀少的地方,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经济封锁,使东华池更显得荒凉不堪。七分校到达后,除尽量利用原七七○团营房外,全体学员依山架棚,掏挖土洞,夜宿荒野,几乎过着原始生活。困难是吓不倒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抗大七分校的全体师生回忆革命前辈刘志丹高举红旗闹革命,开辟南梁根据地的艰苦创业情景,决心继承先烈的革命遗志,做一个改天换地的开拓者,建设新的校园。首先是组织打窑洞。由于土质坚硬,挖土费力,胳膊都震肿了,手上打满血泡。开了窑口之后,要跪着挖,甚至要爬着挖,气都喘不上来。广大青年学员你追我赶,互帮互学,掀起了开挖窑洞、建设校舍的高潮,表现了高尚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建舍任务最繁重的时候,二大队响亮地响应了校首长的号召,组织了一百五十多人的突击队,在十九天内为即将到来的第三大队开挖了七十五孔窑洞,创建了建设东华池的新纪录。喻楚杰副校长从各大队选拔了一些能工巧匠,凿石备料,修建了校部的四十五孔石窑、三十五间平房,并盖起了一座可容纳两千多人的大礼堂。这些青年学员能够建成高楼大厦,全靠集体智慧。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劳动,全校共开挖窑洞八百五十余孔,并陆续安装了门窗桌凳,修建了教室饭堂,既解决了住房困难,也解决了学习问题。古老沉睡的东华池,在中华优秀儿女的开发下,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一九四四年,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抗大七分校积极响应,全校总动员,开荒大生产。东华池周围的几条川道陡坡荒地多,土质肥,是刘志丹同志以及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当年屯军养马的大后方。学校提出男同志完成“五万亩荒地,五千石细粮”,女同志完成“五千斤细纱,一千斤细粮”的目标。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卫备荒”,使全校获得充分的物质保证,以便迎接日寇及国民党顽固派可能发动的军事进攻。校直属队和一、二大队分别在东华池、大凤川、豹子川展开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那时生产工具落后,全靠苦干加巧干,从早到晚,汗流浃背,满手血泡,腰痛腿酸,但是一想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想到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就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争先恐后,奋力开荒。总计这年全校开荒近六万亩,生产折合细粮五千六百五十余石,足够自供半年口粮,蔬菜全部自给。全校养猪一千三百余头,羊一千一百余只,牛百余头,真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女生队学员的任务完成得也很出色,共纺线五百五十三斤,缝棉衣二千八百六十套,织毛袜八百一十双,织手套四百八十九副。(www.xing528.com)
四、抗大七分校的学习生活
政治理论学习,主要是从实际出发搞好教学,紧密结合形势和思想实际进行。结合我军建军宗旨进行传统教育,培养抗大校风;进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社会”的劳动观念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学习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认清阶级斗争形势,站稳阶级立场;学习整顿“三风”的教导,改造思想;结合建党工作,进行党的性质、奋斗目标、党员条件等建党理论的学习等,对提高全体学员的政治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教育是抗大七分校一门主课,在完成打窑洞、大生产任务后,按文化编队,实施教学,分初中班、高小班,还有少量的初小班,均教授数学、语文两门课程。初中班还设有物理、化学、地理、历史课。到结业时学员的文化水平大都提高到初中程度,分校培养出了一代英才。
军事教育方面,分校于一九四三至一九四四年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军事大练兵活动,要求大家练好一身本领,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驱逐日本法西斯。练兵项目包括:从单兵动作到班、排、连的制式教练,投弹、射击、刺杀、爆破为内容的四大技术,排、连攻防战术以及单杠、双杠、木马的军事器械操。一九四三年冬训成绩总结,评出军事先进队十七个,模范班十八个,优胜班七个,还评出先进个人一千三百四十八人,造就了大批军事技术人才。
我们每个大队还有演出队,演有许多小节目,也有大型歌剧,如《白毛女》等节目,多是自编的。当时二大队年轻人多,演得最好。一次我们在豹子川开了个晚会,点的是桦树皮,同学们用被褥、床单作幕布,气氛十分热烈,虽然条件艰苦,但教职员工和同学们的情绪是高昂的、乐观的,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干部,关系都很融洽。
改编后的抗大七分校,一、三大队的学员多是从部队去的,毕业后有担任教导员、营长的,也有担任指导员、连排长的。二大队大部分是小知识青年,十七八岁,毕业后基本上是搞卫生、经济、机要工作,也有搞参谋、炮兵工作的。现在文化界有不少老同志就是当时二大队毕业的学员。
抗大七分校在合水县的三年时间里,为部队输送了大批的干部,在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