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春[2]
一九四三年初,晋绥的抗大七分校迁移到合水。同年二月,校部驻合水城关。一九四四年一月上旬,晋冀鲁豫抗大三分校的一个大队八个队一千一百人编到了抗大七分校,住在平定川,编为第三大队;原从晋绥迁来的抗大七分校编为校部和第一大队,开始驻二将川口,一九四五年春迁往大凤川;晋察冀抗大二分校的附属中学、抗属中学编为抗大七分校的第二大队,驻在豹子川。后不久,校部又迁到了东华池(在豹子川口东山坡)。还有两个女生队(三百多人)。七分校在东华池一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快投降的时候,校部、一大队、三大队开到了太行、晋绥、东北等地。二大队日本投降前后调到延安五百多人,其余人员留下来,改为步兵学校,离开豹子川,迁到陕北转窑湾搞训练。
抗大七分校在东华池时,校长是彭绍辉同志,政委是张启龙同志,教育长是方富生同志,政治部主任是杨尚高同志。张启龙同志调走后,即由杨尚高同志任政委。一大队长是何会颜,二大队长是何远平,三大队长是任白戈。当时,一个大队有二百多人的教职员,全校干部计有八九百人,这些干部都是从部队调去的。
七分校刚到东华池时,没有房子住,就先住在石崖下和临时搭起的茅草棚里。—九四三年主要是解决住房问题。除一大队在合水,有房子住外,二大队没有房子住。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打窑洞。当时校部规定一个班修一孔窑洞。一个大队有九个班,加上伙房、教室等,每个大队都要打十四至十六孔窑洞。校部迁到东华池后用石头砌了些窑洞,盖了个礼堂。可惜在解放战争中,被胡宗南匪军烧毁了。我曾在一九七三年去东华池,还看到礼堂被烧毁后留下的瓦砾痕迹。
一九四四年,全校动员开荒、搞生产。东华池一带荒地多,土地肥沃。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就种糜子、洋芋和其他蔬菜,同时也养羊、喂猪。这一年基本上搞了一年的开荒生产。到年末,粮食、蔬菜、肉食就基本上自给了。冬季又开始烧木炭。豹子川有一种叫树,烧的木炭烤火很好。当时搞生产多是突击性的,出现了不少劳动英雄。如二大队丁建民,一天用宽镢头开荒三亩。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生产什么粮就吃什么粮,主要是杂粮糜子,也吃自己种的洋芋、白菜、萝卜等,根本就没有大米、白面。刷牙用的是盐面子,就这也很少。常没有油点灯,就用桦树皮烧着照明。七分校学员和当地群众关系也很密切,我们经常给群众送蔬菜。这个地方的水硬,吃了就长粗脖子。我们来后就给水里放药,主要是碘,还给群众治病。到一九四四年年底,每个大队都有羊五六十只,猪十几头,保证了部队的肉食供应。这时候师生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女生队的学员都是从晋察冀过来的。她们主要是纺线织布,帮助其他几个大队缝补衣服,种些菜,喂几头猪,她们也参加少量开荒。
尽管生活条件很艰苦,除打窑洞、搞生产外,学校从一九四四年后半年开始也搞少量军事训练,主要是学习文化,一直到一九四五年上半年。训练主要是掌握手中武器,学习连、排、班以及单兵战术动作,研究各种战术。文化主要是学高小、初中课程,也学高中的。(www.xing528.com)
我们每个大队有临时组成的业余演出队,演小节目,也演大型歌剧,如《白毛女》等。节目多是自编自演。当时二大队年轻人多,演得最好。一次我们在豹子川开了个晚会,点的是桦树皮,同学们用被褥、床单作幕布,气氛是十分热烈的。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教职员工和同学们的情绪是高昂的、乐观的。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干部,关系都很融洽。
在东华池的抗大七分校,一、三大队学员都是从部队去的。毕业后有担任教导员的、营长的,也有担任指导员、连长、排长的。二大队大部分是小知识青年,十七八岁。毕业后,基本上是搞卫生、经济、报务、机要、保密工作,也有搞炮兵工作的,现在文化界有不少老同志就是当时二大队毕业的学员。
抗大七分校在东华池两年多时间里,为部队输送了大批的干部,这在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注释】
[1]本文系华池县党史办根据1982年8月15日石春林谈话录音整理,重印时经过何群同志校改。
[2]石春林,曾任抗大七分校政治部支部副书记、庆阳军分区政委、甘肃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