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赋本能论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天赋本能论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天赋本能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学前教育学家福禄贝尔。作为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学者,福禄贝尔将游戏视作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探索世界的天赋本能。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只有通过游戏才能获得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总之,福禄贝尔坚信,幼儿正是通过游戏表现其内在的“神的本源”,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赋本能,教育者只有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自由和内在规律,才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天赋本能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19世纪德国的著名学前教育学家福禄贝尔。作为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学者,福禄贝尔将游戏视作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探索世界的天赋本能。在福禄贝尔眼中,语言和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是组成儿童生活的重要因素。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只有通过游戏才能获得智力和能力的发展。究其原因,游戏能够帮助儿童将内心活动和内心生活转化为自主的、独立的外在表现,进而在转化中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的获得过程能够反过来帮助儿童达到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此外,儿童的心理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教育者必须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并提供符合这一顺序的各种实物,以促进其发展。为此,福禄贝尔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两大类游戏活动。一类是在模仿成人生活环境和自然活动基础上编制的活动和歌谣;另一类则是一整套供儿童游戏的玩具,他将其取名为“恩物”,是由6种包括不同色彩、形状的绒线球和积木组成的玩具系列,用以发展儿童的感知觉、空间概念、数理逻辑、认知、想象和创造力等。总之,福禄贝尔坚信,幼儿正是通过游戏表现其内在的“神的本源”,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赋本能,教育者只有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自由和内在规律,才能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早期的经典游戏理论为后期人类了解游戏的内在本质以及确立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突出的贡献在于这些理论提供了对游戏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思考方法。无论是“精力过剩说”还是“复演说”,经典理论中相当多的观点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其次,经典游戏理论均认识到了游戏是儿童的本能需要,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驱力,这一认识上的突破和进步为近现代游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例如,“复演说”使皮亚杰受到启发提出了“游戏发展理论”,格罗斯的观点则直接推动了布鲁纳游戏理论的形成。(www.xing528.com)

然而,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经典游戏理论不可避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经典游戏理论侧重从生物进化的视角看待游戏,这与其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在一味强调游戏的遗传和本能作用的同时,经典游戏理论却忽视了游戏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性。虽然游戏有先天本能和欲望推动的一面,但如果从根本上贬低和抹杀游戏的社会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便无法揭示游戏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其次,从方法论上看,经典游戏理论基本上建立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上,缺乏实证研究数据的支持。对于幼儿游戏内部心理过程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经典游戏理论显得乏力,导致对一些现象无法作出有效的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