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刻苦,教贵诱导。教育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就在于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最适宜于自己寻求知识的意境来,然后再循循诱导,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导”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老师必须学识雄厚,视野宽阔。指导时,善引博喻;开讲时,要言不烦;衔接知识时,步步深化。它要求老师备课量大,教学手段新,采取引而不发,或视的而发、一发中“的”的办法,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导”的方法很多,其关键在于能否抓住学生心理特征,以教材为内容,牢记教学目标,采用启发手段,激发学生疑与思,点燃他们渴求知识的智慧火花,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则轶事足可使我们受到深刻的启示。据传有个小女孩向爱翁问一道题,爱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我给你指一个方向,不过习题的答案还得用你的头脑去寻找。”一个“指方向”,一个“去寻找”,说得何等的好啊!这不就是教与学关系的最好概括吗?它生动地说明教贵诱导的重要性。难怪乎一位外国教育家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人去发现真理。”
(一)巧妙安排顺势导入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在开讲时,教师能巧妙地安排顺势导入,把学生引入问题的情境,让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思考,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讲圆的周长,教师预先布置学生制好一些大小不同的圆片。上课开始,教师先请学生拿自己做的圆片在直尺上作滚动实验,测出圆周长,记住数据。然后,指名一些学生只要报出以所圆片相应直径的近似数,老师就能说出这个圆的周长。学生先是满不在乎,继而显得惊异,接着议论纷纷。大家都在思考:为什么我们报出一个圆的直径,老师马上就能相应地报出这个圆的周长?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周长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抓准时机说:“你们都想知道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吧,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教师巧设问题情景,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投入新的学习活动。
又如在教“比例的意义”时,有位老师用生活事例巧妙导入新课,唤起儿童的注意,激发求知欲望。
【例】师:我们已学过了比(板书)。同学们知道自己身上有许多有趣的比吗?例如你们拳头的周长与脚长的比大约是1∶1,心肺体积的比大约也是1∶1,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身高与脚长的比大约是7∶1,体重与血液重量的比大约是13∶1……知道了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呢?如果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当了公安人员,只要发现了坏人的脚印,你就可以估计到坏人的大约身高;如果你要知道自己身上血液的重量,只要你称一称你的体重,马上就可以计算出来。
这里,实际上是用上面的比去组成了一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随手在“比”的后面添上“例”)
同学们,要想知道“比例”是什么东西吗?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29页第11行的内容。
接着,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什么叫比例?能否举例说明?
2.判定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为什么?
学生在神奇而有趣的比例的召引下,聚精会神地自学教材,15分钟就圆满地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任务。
景物描述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学生往往因知识面窄不易具体理解。开讲时,有位老师是这样诱导的。
【例】师:(用红粉笔在黑板上画一朵红花)这朵花美不美?
生:不太美。
师:(用绿色粉笔在花枝上添几片绿叶)这样呢?
生:美多了。
师:为什么?
生:添上绿叶,红花显得更鲜艳。
师:那么课文中美丽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好处?
生:使人物形象更美了,更加鲜明突出了。
师:这是什么作用?
生:烘托作用。
教师先用比喻创设有关美的情景,诱导学生逐渐明白与问题类似的某种道理,然后提出问题,使之恍然大悟。用这种类比法激发学习灵感,能收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效果。
(二)铺设台阶拾级而上
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须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教育家把注意比作通向宝库的“门户”。小学生只有把注意集中在学习对象上,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教学中,如何才能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紧紧抓住,然后引导他们从知识的台阶上,拾级而上,步步登高?
有一位老师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十分注意开讲的艺术,他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让学生死记硬背结论,而是用拼卡片的办法,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下面截取的就是他开讲的精彩一段。
【例】师:同学们!请用你们准备的1、3、8三块数字卡片,拼成不同的三位数,看谁拼的又快又多。
小学生好胜的心理被老师激发起来了,个个投入了紧张的拼牌竞赛活动之中。
师:谁最先发现哪几种能被3整除?
生:(聚精会神计算)都能被3整除。
师:把3换成4,能不能被3整除。
(只调换了一张数字卡片,且只增加1,这样拼得三位数,能不能被3整除。这里设计巧妙。老师的提问触及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充分条件。)
师:计算这两次三块卡片的数字和各是多少?都用3去除所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生:①(1十3十8)÷3=4
②(1十4十8)÷3=4……1
(这一提问触及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必要条件,把主要条件用拼牌方式使学生很自然地掌握。)
这时,为了进一步巩固概念,并证实这样的结论是正确的,再要求学生任意找4个数字,拼得的四位数、五位数……要能被3整除。
学生通过实验,再一次证实了一个数能被3整除的充分条件(特征),最后叫学生归纳总结并说出能被3整除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这课的开讲是由教师置疑到学生释疑,教师层层置疑为学生铺设一级级的“台阶”,学生拾级而上,沿着台阶去解决一个个问题,使知识逐步深化,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培养。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常是单调乏味,比较抽象的。在开讲时能让学生先碰壁吃点苦头,然后因势利导,就会变苦为乐,尝到“甜头”。
(三)诱发提问妙趣横生
诱导式开讲法在课堂教学中广为应用。好的课堂提问如同湖中投石,激起思维的涟漪。有一种诱导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接着告诉学生答案。由于问题和答案之间的联系并非一目了然,于是自然就会追问:为什么是这样呢?从而达到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的目的。这种捉问叫诱发提问,用这种方法开讲,能引起学生持疑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先展示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和一个长3分米、高2分米的平行四边形,然后提问:它们哪个面积大?学生一时难以断定,教师便告诉他们两块面积相等。这样就诱发了一问题:图形不一样,面积为什么相等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无论哪种课堂提问开讲,教师的提问作为一种信息传人学生大脑,很快就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得到反应。教师要注意视察这种反应,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是否能够回答,以便对提问进行及时调整,使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这里反馈调节发挥了扭转局面的决定性作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有一位老师为了使学生理解:已知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某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他运用诱导式开讲法,真是别开生面。
【例】上课了,老师从粉笔盒内拿出2支粉笔,问学生。
师:老师的这个粉笔盒内原来装有几支粉笔。
生:(都感到惊奇)老师粉笔盒内原有几支粉笔,我们不曾看见,哪能知道呢?
正是老师突如其来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接着老师说:粉笔盒内原有几支粉笔,你们是难以猜着的,现在老师告诉你们:我拿出2支粉笔正好占盒中的三分之一,你们想想,那么粉笔盒中原有几支粉笔?(www.xing528.com)
生:6支!
师: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老师提出的这个条件,正好是对应分率,这盒粉笔1/3是2只,则这盒粉笔的3/3是6支。
在开讲时,先由教师质问,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老师“葫芦”内装的什么“药”?从而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到有意注意。老师趁此机会提出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关键,由对应数量找相应分率,学生很快明确了这类题的特点。
学生每天接触生活,接触实际,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若能从生活实例开讲,便能由实际到概念,再由概念到实际,加深学生印象。也可用展示物品的方法开讲,不仅可以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老师展示的物品可以是一张图、一幅画、一张表、一件实物教具等。
有一位老师在讲圆柱体的体积时,提着一只无盖的铁皮水桶问学生:“做这只水桶需要多少铁皮?不用秤来称如何算出它能盛多少斤水?”学生感到很惊奇,睁大眼睛望着老师,急需要知道这个奥妙。这时老师才说:“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开讲,有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需要,一开始就产生兴趣。好奇心是想象的大门,一般有经验的老师在设计开讲时总是做到形式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位老师在寒冷的冬天拿着一把扇走进教室,同学们深感惊奇。大热天,老师上课从不带扇进教室,为啥今日严冬一反常态,携扇上课?这样激起同学们的好奇心,接着老师把扇打开倒挂在黑板上,点明今日授课之要点—求扇形的面积。
总之,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使教学艺术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需要。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不断引起学生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提高。
开讲时为了使诱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维,开讲一般要做到“三要”:
1.开讲时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要像摘苹果,跳一跳才能将苹果摘得到一样。
2.开讲时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讲时提出的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
开讲提问时既要做到上面“三要”,也要做到下面“三不要”:
1.不要提“不启而发”的浅显易懂的问题。
2.不要提“启而不发”的大而空的问题。
3.不要把问题提得太多太碎。
在导入新课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更重要。要真正组织一堂精彩的开篇语,关键在于了解学生的情况和了解课文的特点。
(四)联系实际引起兴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最喜欢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自己的才智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开讲时,要善于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实验、实习、观测、观察、绘制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要把这些活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动脑动手,对知识进行探索、解释、应用的过程。它有利于智能发展和新知识的掌握。同时学生会以新知识发现者的愉快心情,把诱发出来的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内在动力。
【例】有位教师在讲《制作叶的标本》时联系实物的名称和形状的知识,从而引入怎样制作叶的标本问题,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师:我们上节课采集了不少植物的叶子,同学们都带来了吗?
(学生们齐说带来了)
师:你们能说出这些植物叶子的名称和形状吗?
生:能。
师:好!现在我看你们谁认识得最多,请你们在桌上先放一张白纸,再把树叶放在白纸上,自己拿一片认一片。
(学生自己认识各种树的叶,教师行间巡视)
师:你们采集了这么多植物的叶子,做什么用呢?
生:制作叶的标本。
师:你们说的对极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制作叶的标本。
(板书:制作叶的标本)
这样引入新课,新颖自然。让学生动手动脑辨认他们采集、压制的各种叶子是属于哪种植物的。然后,老师很巧妙地把要讲的问题用设问的办法提了出来:“采集这么多叶子做什么用呢?”学生破题,老师给以表扬,板书课题——制作叶子的标本。
一般优秀教师在开讲时,激发思维常常从“疑”、“趣”、“情”这三个字上考虑。所谓“疑”,即一上课就给学生造成一个疑点或悬念,从而激发动机,使之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因为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所谓“趣”,即增加趣味,活跃思维,因为愉快能使人对已知的材料印象深刻、思维敏捷;所谓“情”即用某个故事或某个情节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使师生共同进入“角色”。
【例】讲体积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开讲的:
师:有一天,林林拿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问方方: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方方想了又想,怎么也没法算。接着林林搬出金鱼缸,提示他能不能请它帮帮忙?方方看看长方体的金鱼缸,恍然大悟,很快算出了小石块的体积。同学们,你知道方方用的是什么方法吗?有趣的问题使学生跃跃欲试。接着老师问大家:“同学们想知道这个方法,请根据自学提纲虚心请教不开口的老师——课本。”(板书课题,挂出自学提纲)
有一位老师在讲水的浮力时,其开讲别具一格。
【例】师:一天小八戒和小猕猴争吵起来了,他俩都说对方的手大,小猕猴灵机一动,指着台秤说:“那我们就用它称一称,看到底谁的手大。”小八戒听了哈哈大笑,认为小猕猴太无知了,哪有用秤称体积的。同学们,小八戒和小猕猴到底谁对?
教室里立刻沸腾了。有的说小八戒自己无知还嘲笑别人、有的说小猕猴不懂数学瞎说,大家争论不休。这时老师叫大家打开书本看内容,并要求看完课文说出原因。
巧妙地设疑,引起了学生强烈的读书兴趣,从而在愉快而紧张的情绪中聚精会神地自学教材,15分钟就圆满地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明白了:“原来是用‘浸在水中的物体排开的水体积和它本身体积相同,这个道理来计算的,手排开的水体积就等于手的体积。”
师:同学们,你从这里得到什么启发呢?称体积的奥秘在哪里?
生:称体积的奥秘在于利用物体的比重、体积、重量之间的关系来求得。水每立方厘米重1克,比重是1。人们就利用这个特殊比重来进行计算的,只是没有按照体积公式计算罢了。
以上这种由认识冲突而产生的疑窦心理,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读书,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因此可获得最佳读书效果。
开讲时很多优秀教师都是善于启发和利用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等心理因素的能工巧匠。华东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陈延沛在讲“摩擦力”这一物理概念时,他的开讲设计非常巧妙。
【例】师:“有一块石头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不能推动它?”
话音刚落,课堂上立刻掀起了一片哄笑声。
生:“石头那么重,蚂蚁这么小,哪能推得动?!”
也有的不假思索地回答:“推得动!”
师:“大家再认真考虑考虑。到底推不推得动?”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认真深思。
生:“推得动!真的推得动……”
一个学生带着兴奋欢叫着。教室热闹起来。
师:“关键不在于石头的重量,而在于石头和地面之间摩擦系数的大小。”
说着就在黑板上写了:“摩擦力”三个美观工整的黑板字,——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
学生被陈老师提出的有趣问题深深地吸引住了。求知欲、好奇心融为一体,为学习准备了最佳的心理背景,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培养。这就是开讲艺术的魅力收到的最佳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