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瓦哈卜派运动基础之上的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具有明显的世俗目的,即角逐权力和争夺财源。圣战取代劫掠而天课取代贡赋,成为德拉伊叶埃米尔国的主要财源。瓦哈卜派关于净化信仰的宗教宣传,则是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实现其世俗目的之舆论工具。
德拉伊叶埃米尔国争夺财源的手段,首先是通过圣战的形式劫掠拒绝接受瓦哈卜派宗教学说和顺从沙特家族的阿拉伯人,骆驼、羊群和绿洲农作物是劫掠的主要目标。德拉伊叶埃米尔国争夺财源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征收贡赋,而接受瓦哈卜派宗教思想和承认沙特家族统治权力的部落和绿洲构成缴纳贡赋的基本群体。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在争夺财源方面不仅沿袭传统的模式,而且依据《古兰经》的相关规定创立崭新的模式,在全体臣民的范围内征纳天课。
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尚无职业化的常备军,所有的成年男子均为征募对象。当需要采取军事行动即发动圣战时,德拉伊叶的埃米尔派出使者前往各地,通知部落舍赫提供战士。遵循《古兰经》的相关规定,战利品的五分之一属于德拉伊叶的埃米尔,其余五分之四归瓦哈卜派战士,骑兵的份额是步兵的份额的两倍。[31]
瓦哈卜派的兴起并未改变阿拉伯半岛的传统社会结构,部落势力犹存。德拉伊叶埃米尔国控制诸多的地区和部落,控制的方式不尽相同。接受瓦哈卜派的宗教思想、缴纳天课和致力于对异教徒的圣战,构成诸多地区和部落效忠于德拉伊叶埃米尔国的基本模式。沙特家族向各地派遣穆夫提和卡迪,宣传瓦哈卜派的宗教思想,依据《古兰经》《圣训》和罕百里派教法行使司法权力和仲裁纠纷,则是德拉伊叶埃米尔国控制诸多地区和部落的重要手段。德拉伊叶埃米尔国极力废止部落社会血亲复仇的传统习俗,代之以赎金的支付,强调一切纠纷须由国家裁决。上述举措可谓整合社会的必要手段,而其形式与先知穆罕默德时代如出一辙。
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强调宗教立国和宗教治国的政治原则,瓦哈卜家族与沙特家族的宗教政治联盟以及瓦哈卜派欧莱玛的广泛政治参与构成德拉伊叶埃米尔国的明显特征。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初期,伊本·瓦哈卜拥有绝对的宗教权威,既是宗教学者和宗教法官,亦是圣战的组织者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利雅得攻陷以后,伊本·瓦哈卜逐渐退出世俗领域,潜心宗教思想的宣传。(www.xing528.com)
德拉伊叶的埃米尔致力于国家秩序的建立和实现社会的稳定,保障道路的安全,保护商旅驼队,惩罚劫掠的行为。曾经有一个来自伊朗的朝觐者,在苏白伊的贝都因人宿营地逗留期间,包裹被盗,遂向阿卜杜勒·阿齐兹投诉。阿卜杜勒·阿齐兹吩咐该地的舍赫将物品送还已经回到伊朗的受害者,并且要求说出盗贼的名字,否则将舍赫囚禁并予以财产的罚没。“旅行者在经过游牧地区时不再像此前那样缴纳通行税。旅行者,无论来自也门还是帖哈麦,来自希贾兹还是巴士拉,来自巴林、阿曼还是叙利亚,都无需携带武器,无需恐惧旅途中遇到抢劫或袭击……旅行者只需畏惧安拉,而无需畏惧窃贼或强盗。”[32]
绿洲的居民是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完善统治秩序和稳定社会环境的最大受益者。他们的农田不再受到游牧部落的袭击。“绿洲的农民在春季将牲畜赶到草场而无需看管……直到春季结束以后,农民将自己的牲畜赶回绿洲,耕种土地。”[33]上述的描述固然有夸张之处,然而德拉伊叶国家致力于保障道路、保护财产、废止陈规陋习和鼓励贸易交往的倾向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德拉伊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重要贸易中心,贸易的发展为德拉伊叶埃米尔国提供了丰富的财源。
兴起于纳季德高原的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在诸多地区建立的统治只是昙花一现。辽阔的幅员和恶劣的环境,构成德拉伊叶埃米尔国行使统治权力的巨大障碍。在也门、希贾兹、阿西尔、马斯喀特和哈德拉毛,德拉伊叶埃米尔的统治权力鞭长莫及。另一方面,德拉伊叶埃米尔国缺乏稳固的社会基础,军事扩张是德拉伊叶埃米尔国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战利品的劫掠和分享构成联结埃米尔与部落舍赫的纽带。一旦军事扩张停止,贝都因人部落则各行其是,德拉伊叶的埃米尔和瓦哈卜派的欧莱玛无法驾驭广大的地区,统一的政权势必走向崩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