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真状态的缺失
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曾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产品的原真性成为体验经济的重要推力。[10]此外,向勇教授指出文化产品具有三种价值,分别为膜拜价值、展示价值和体验价值。文化产业的经营策略,就是要运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手段将这三种文化价值融合为一种多元复合的立体体验和交感体验。[11]然而,在我国发展非遗的十余年中,一些地区对于非遗文化产品的三重价值把握得还不够准确,出现了追求体验价值却失去了文化本真的现象。在发展非遗旅游中,很多地区的非遗节庆或产品出现了徒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的问题,程式化的表演仅戴着非遗的“外壳”吸引游客,却失去了文化内涵。这种表象化的市场开发模式导致游客无法通过非遗旅游获得深度文化体验和共鸣,使非遗文化不仅无法形成可持续的经济推力,还会减损其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三重价值。这种方式会将传承中的“活化”变得“固化”。因此,非遗活态化传承首先要保护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本真状态。
2.日常生活的脱离(www.xing528.com)
无论是非遗还是文化创意产业都需要融入生活,才会被消费者接受,非遗不仅要融入生活,更要力求回归生活。[12]另外,非遗要以文化持有者为载体进行传承甚至传播,而文化持有者不能脱离生活,这就要求非遗文化产品回归日常生活。“人”的承载最基本的形式就是非遗文化持有者的内部交流,传承人需通过口头传授、亲手示范等方式在实践中进行代际传承。[13]所以对于一些手工艺者而言,制作作品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制作过程无法脱离日常生活的学习交流等。这样一来,传承者与外界交流就上升到“社会”层面,一方面是指在同一种非遗文化中有不同持有者的交流,诸如非遗之首昆曲就有南昆和北昆之分;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非遗文化不能仅仅依靠代际传承,传承人还要通过设立培训班等方式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其中,进行社会传承。然而,非遗开发中却出现了忽略“人”这个载体的现象,经常出现“见物不见人”的产业模式,这种模式冲淡了文化背后的情感。[14]例如,非遗文化博物馆这种模式仅展现作品却脱离了日常生活,会将人际动态的文化传承过程转化为静态的作品,很难传递对文化产品的膜拜、展示和体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