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表演艺术新天地的成效与问题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表演艺术新天地的成效与问题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演艺术新天地以其在艺术节节目形态、节目和空间的融合及策展形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成为上海“演艺大世界”建设计划中的艺术节展重点项目。迄今为止,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剧目免费,售票剧目的价格也只有100元,故票务收入相当有限,艺术节运作经费完全依靠上海黄浦区委宣传部和新天地两方出资,自身创收机制尚未形成。以国内最成功的旅游演艺节目杭州《宋城千古情》和最具知名度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表演艺术新天地的成效与问题

“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的举办,使新天地商业综合体增大了客流量,销售额明显提升。2016年首次举办艺术节期间,新天地南北里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约10%,新天地时尚增长约16%[2];2017年艺术节期间,新天地南北里的日均客流和平均日销售额比2016年同期皆增长47%,新天地时尚则分别为18%、29%[3]。2018年、2019年艺术节期间的客流和销售额仍在逐年上升。艺术节不仅为新天地巩固了商业地标的地位,而且塑造了更有艺术气质、人文情怀的品牌形象,也为消费者、游客、市民提供了近距离欣赏表演艺术的便利,达到商业、品牌、社会效益的多赢,成为中国商业地产“文商旅结合”的成功案例。因为“2017表演艺术新天地”的成功举办,新天地还获得了“2017国际ICSC 亚太购物中心银奖”。

艺术节不仅用国内外优秀剧目打开了观众的视野,还以委约创作的方式,扶持本土人才,提升原创水平。上海京剧院老生演员蓝天创办的曲京人京剧艺术工作室自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接受艺术节委约,进行了《京探》系列的创作和演出,为曲京人工作室打开了知名度,为京剧普及和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年轻编剧刘芯伶也已连续四年为艺术节委约创作剧目,受她的作品咖啡剧《你听·新娘》和《你听·同学会》的启发,首届伦敦华人当代艺术节创作了伦敦版的《无处之居》(CITIZENS OF NOWHERE),向表演艺术大国英国输出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和戏剧创作方法。

表演艺术新天地以其在艺术节节目形态、节目和空间的融合及策展形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创新,成为上海“演艺大世界建设计划中的艺术节展重点项目。作为中国首个在大型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开展的艺术节,它也在不同程度上启发和影响了一批公共艺术节的诞生。

2016年11月,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新增了以“都市嘉年华”为代表的Off单元,这一年的“都市嘉年华”街头艺术展覆盖了静安公园广场、梅陇镇、中信泰富、恒隆广场、大宁音乐广场和大宁国际商城六大区域,之后每年,嘉年华的内容都更加丰富,有音乐、戏剧、装置艺术、摄影展等,地理范围也更趋扩大,并且都采取免费观看方式。

2017年“五一”节期间,同样位于黄浦区的思南公馆在黄浦区委宣传部和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下,举办了“思南城市空间艺术StArt Festival—上海城市空间艺术节”,邀请法国里昂伊力密托福情境艺术创作中心负责人贝尔特朗·德萨纳(Bertrand Dessane)先生担任艺术总监,把整个思南公馆变成了一个流动的艺术空间。迄今为止,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

2016年6月,表演艺术新天地结束之后,基于此次活动的经验,黄浦区区委宣传部启动了“艺蕴黄浦”计划,向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京剧院、世界音乐季等国有或民营文化主体采购剧目,进入香港广场、K11、新天地、大丸百货等商业楼宇演出。2017年,此项目扩展和升级为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和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指导的项目,并命名为“上海艺术商圈”计划。从此之后,艺术商圈的覆盖面不断扩大。由此可见,表演艺术新天地及其他公共空间艺术节、艺术商圈活动等,对打造商业空间叠加艺术空间的复合型文创中心,推动传统商业街区创新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

观察以表演艺术新天地为代表的演艺产业新业态,可以发现如下一些问题:(www.xing528.com)

首先,从节目供给看,艺术节非常明显地反映出国内创作力量薄弱,对国外剧目依赖度过高的问题。受市场欢迎的头部产品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剧团,如表演艺术新天地演出剧目中,外国剧目比重占七成左右;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单元的主力都是国外名团大师;自2016年11月起在上海驻演的浸没式戏剧Sleep No More,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SMG Live)与剧目版权方联合制作(这部热门剧目2011年首演于纽约)。

目前,艺术院团在剧场内的演出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政府各种形式的资助,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拨付创作经费,国家艺术基金对剧目交流传播给予资助等。相比之下,文商融合、文旅融合中的演出往往是更加市场化的产物,很少有赠票、包场、组织观众等行为。因此,国外剧目挑大梁,实质上反映了很少有国内优质剧组能在市场环境中立足的现实。

其次,专业艺术院团在文商旅融合中的作用有待发挥。虽然文旅部在《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支持各类艺术院团、演出制作机构与演出中介机构、演出场所等以多种形式参与旅游演艺项目,上海市也出台政策支持大中型演艺主体与旅行社、旅游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制作反映上海城市文脉、体现海派文化特色、展示都市时尚风情、融合新技术体验的大型旅游驻场综艺秀,设计主题化的旅游演出线路,释放旅游群体的演出消费潜力,但目前的旅游演艺节目中,绝大多数都邀请知名编导任主创,招聘和培训演员组成演出队伍,而专业艺术院团,尤其是国有院团基本处于缺席状态。四届表演艺术新天地的60多个剧目中,只有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等少数专业院团登台。占据国内旅游演艺市场1/3份额的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其核心板块宋城艺术总团是包括驻场各景区20余个团和舞美、服装等多个工作室的民营艺术团体,已相继推出各类演出300余台。宋城演艺多年前就寻求与国有院团合作,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进行过实质性合作。

再次,文化和旅游、商业的内在矛盾不易调和。一方面,艺术节自身创收能力较弱,如表演艺术新天地覆盖的地理范围是面积3万平方米的新天地商业体,其中绝大多数是商户经营的店铺,如咖啡馆、商场、餐厅等,且空间分割零碎,较难利用,因此表演和观看的空间面积都较小,接待观众数量有限,规模偏小。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剧目免费,售票剧目的价格也只有100元,故票务收入相当有限,艺术节运作经费完全依靠上海黄浦区委宣传部和新天地两方出资,自身创收机制尚未形成。

最后,为旅游配套的演艺节目促进了游客数的增长,提升了营业额,但是对于“彰文”的作用则有限。旅游演艺以满足游客娱乐需求为导向,文化演艺更重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和文化价值,两者有部分重合,但在深层次上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国内最成功的旅游演艺节目杭州《宋城千古情》和最具知名度的乌镇戏剧节为例,由宋城演艺打造的“千古情”系列演出,创造了世界演艺市场的年演出场次第一、年观众人次第一纪录。杭州宋城景区内的《宋城千古情》自1997年开演,截至2019年8月,演出25 000余场,观看人数超过7 000万。它以音乐、舞蹈、杂技的方式演绎杭州历史和传说的数个断章,舞美声光电等均有新奇的表现。它的定位就是为普通老百姓打造的旅游演艺产品,是一台旨在娱乐休闲的秀,难以担当“以旅彰文”的重任。

乌镇戏剧节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戏剧节,不仅促使乌镇从旅游小镇向文化小镇转型,实现了小镇的文艺复兴,而且在开拓戏剧观众群体、孵化培育戏剧新人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应该说较好地发挥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作用。戏剧节由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承担所有支出,由旗下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在剧目选择等方面由艺术委员会等独立负责。戏剧节虽无资金之虞,但投资方乌镇旅游公司通过景区年收入的增长幅度来评估戏剧节的收益,即对于戏剧节的期待是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景区消费,其投资模式决定了这是戏剧主题的文旅项目,而很难成为世界级的艺术节。因为世界级的艺术节,应该与剧目的艺术标准、在艺术界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贡献等更为相关,而不是与人流量和消费额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