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20:技术接受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20:技术接受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技术接受模型最初是由Davis[2]提出的,是用来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做出接受行为的模型。图1技术接受理论模型随后,Davis和Venckatesh提出了更完整的技术接受模型,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观规范等因素,尤其强调了感知有用性对技术接受行为的影响。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20:技术接受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最初是由Davis[2]提出的,是用来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做出接受行为的模型。之后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都运用该模型进行用户行为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原模型的有效性。Davis在技术接受模型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研究因素:一是感知有用性,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某一个系统时,感觉到该系统对其工作的帮助程度;二是感知易用性,指的是用户在使用某一个系统时,感觉到该系统的容易使用程度。用户感知到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越强,他对系统的使用意愿就越强烈。TAM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使用意愿是指技术使用者在面对某种新技术时想要采用这种技术的意愿,使用态度是指技术使用者对这种新技术表现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性感受。

图1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

随后,Davis和Venckatesh提出了更完整的技术接受模型,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观规范等因素,尤其强调了感知有用性对技术接受行为的影响。Davis还为测量这两种感知能力专门设计了测量指标,虽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态度,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前者的影响程度更高。随着技术接受模型不断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一些实证研究发现技术接受模型仅能接受使用行为的四成,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互联网技术环境不断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越发复杂,使影响因素更多,因此在研究用户的使用行为时,技术接受模型必须结合更多的因素分析新技术的使用意愿情况。[3](www.xing528.com)

该模型最重要的特点在于阐述感知易用、感知有用与态度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对TAM等信息系统采纳理论进行扩展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不再仅仅从技术的层面进行讨论,而是逐渐引入用户视角的相关理论和新的变量,开展用户新媒体平台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设计就是在此理论视角下,从使用经验、有用感知和易用感知三个角度,衡量非遗传承人所认知到的短视频平台对工作的有用程度和容易程度,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短视频的特点及短视频平台的媒介特质,进行拓展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