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文化遗产村落最普遍、最直观的效果就是主体要素的美化。在黄岗村村落活化创生实践中,团队的工作集中在10个子项目上:(1)恢复萨坛(建筑项目);(2)新建东寨门(建筑项目);(3)禾仓景观群(建筑项目);(4)荷花塘环境景观改造(景观项目);(5)以沿溪步道、竹林步道、稻田步道为代表类型的步道系统(景观项目);(6)戏台优化(景观项目);(7)踩歌堂景观优化(景观项目);(8)步行街;(9)道路改线及停车场建设(基础工程);(10)改善给排水环卫等民生基础设施(基础工程)。在这10个具体的子项目中,除了最后2项是基础工程类项目外,其余8个项目均属于建筑或环境的美化改造,目的是强化具体地点的审美功能,将其塑造为村落布局中的各个“审美要素”,即一个个经过审美化处理的“场景”。根据“情境价值”理论,一些地区试图从周边的开发中获利,这种“区位价值”主要来自周边公共和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因此,经由艺术、设计介入所设置的审美场景在提高受众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转化为直接的经济增长因素,如对戏台的修复与再利用。
黄岗村的景观项目包括戏台优化,被认为是容易入手并具有显见意义的项目。戏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中国传统社会先民们文化生活的场景记忆。古戏台大多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建筑形象华丽(与周边建筑相比),二是长期依附于祠庙等宗教建筑或礼制建筑。古戏台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功能型建筑,具有特定的时代风格与建筑语言,形成了一套“自我表达”的符号系统。例如,宋金元时期的戏台普遍采用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这与它们被视为“亭”类建筑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亭台楼阁”常常被认为是用于欣赏风景的“景观建筑”,凡景色优美、令人神怡之地,若不置以此类建筑,未免令人遗憾。这类建筑既用于景观,其本身也就具有了“被观”的功能,这便解释了为什么戏台与周边建筑往往具有更高的建造质量和装饰水准。因此,戏台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审美功能,同时它也是村民娱乐、集会的公共空间,见证着当地人的文化生活变迁。中国大部分省域均有戏台分布,它们常作为当地最高水平建筑的代表,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投射在戏台建筑上,使戏台因此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伴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古戏台的功能已由当初公共文化消费场所转变为地方记忆的文化符号,这两种身份使戏台成为一定地域空间中不同时间里的“审美要素”,构建出不同的文化消费场景。作为一种符号性很强的“审美要素”,古戏台在今天常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被重构出新的功能,以服务经济生产。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有一个叫段家登的白族聚居自然村,这个小小的村落因为一个叫作“戏台会馆”的民宿出了名。段家登的路口曾经有一个破败的戏台,戏台内有一个魁星阁(魁星是白族的崇拜对象),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持的“沙溪村落复兴”项目选定了这里,以艺术介入的手法恢复了戏台原本的格局。当地人吴运鑫在此基础上改造戏台侧房,间隔出5个房间,后又与美国人柏昆合作将这个简单的客栈升级为现在的“戏台会馆”。借由便利的互联网传播技术,戏台会馆在相关的国际网站上好评如潮,甚至还有外交官慕名而来。旅行者在此下榻,村里有了维护老建筑的经费,村民活动中心得以维持运行,当地姑娘经过培训承担起会馆的日常运营工作,沙溪也有了对外交流的窗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古戏台由文化、审美要素转化为乡村创生发展动力的内在逻辑。(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