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的研究模型中,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风险、感知信任、社会影响、社会评价是对互联网慈善参与意愿具有直接决定影响的因素。
互联网慈善的绩效期望是指个体感受到互联网慈善这种形式对其参与慈善的帮助与效率提高程度。Venkatesh等人[6]关于UTAUT理论的研究表明,绩效期望对新技术使用意愿具有直接决定性的影响。当个体认为互联网慈善对其是有用的,能节省其参与慈善活动的精力,提升其慈善参与的效率时,则会增加进行互联网慈善参与的意愿。故而提出如下假设:
H1:绩效期望正向影响个体互联网慈善的参与意愿。
互联网慈善的努力期望是指个体感受到互联网慈善操作的难易程度。UTAUT理论指出,努力期望对新技术的使用意愿具有直接决定性的影响。当个体为掌握互联网慈善操作流程付出的努力越少,熟练掌握互联网慈善的操作程序越容易时,越能激发个体参与互联网慈善的行为意愿;相反,操作流程越烦琐,掌握难度越大,则会限制个体对互联网慈善的参与意愿。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努力期望正向影响个体互联网慈善的参与意愿。
互联网慈善的感知风险是指个体在参与互联网慈善的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评估。王冰川[7]、李艳芳[8]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感知风险对新技术的使用意愿有直接的负向影响。基于现实情况,许多慈善事件的曝光透露着其运行中所存在的风险,切实影响着人们的慈善参与行为,同样,在面对互联网慈善时,当人们对其风险的预判越高时,则会限制与减弱其慈善参与的意愿。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3: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个体互联网慈善的参与意愿。(www.xing528.com)
互联网慈善的感知信任是指个体在参与互联网慈善时对互联网平台可靠性与保障性的认可程度。朱多刚[9]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感知信任对新技术的使用意愿有直接正向的影响。个体参与互联网慈善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对相应信息及发布平台是相信与认可的,否则不会参与其中;当个体对互联网慈善相关信息与平台越信任时,其参与的意愿就会越强烈。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4:感知信任正向影响个体互联网慈善的参与意愿。
互联网慈善的社会影响是指特定的人群及环境对个体是否参与互联网慈善的影响程度。在UTAUT理论中,社会影响对新技术的使用意愿具有直接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个体对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信任度,所以当亲戚好友等人参与互联网慈善或向自己推荐这种方式时,个体会更倾向于接受与相信,从而增加互联网慈善的参与意愿;同样,当个体所处环境均认可该方式时,基于从众效应的角度,个体也会更倾向于接受该方式,即增加相应的行为意愿。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5:社会影响正向影响个体互联网慈善的参与意愿。
互联网慈善的社会评价是指个体基于自身感受与认知对互联网慈善价值所做出的判断。吴云等人[10]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评价对新技术的使用意愿有直接正向的影响。当个体基于自身认知与感受,对互联网慈善的相关效能与价值的评判认可度越高时,会更倾向于采用此种慈善参与方式;而当个体并未感受到社会上关于互联网慈善效用的评价时,即自身感知与社会评价相冲突时,自然会对其采用意愿造成消极影响。故提出如下假设:
H6:社会评价正向影响个体互联网慈善的参与意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