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扶贫慈善方面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在扶贫慈善方面的历史逻辑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重要遵循、以中国实际为实践路径,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认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社会现实,就是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在这十年,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经济方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中国共产党在扶贫慈善方面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重要遵循、以中国实际为实践路径,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就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扶贫脱贫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共有7亿多人成功脱贫,占全世界减贫总人口的70%以上,成为全世界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早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展现了一个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进入1949年,中国迫切需要从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大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认识到,广大农村农民的贫困问题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要环节。为此,他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以及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为原则导向,领导农民进行反贫困斗争。从实践层面,他就如何摆脱农民的贫困状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举措:一是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毛泽东分析到,农民的意识观念普遍陈旧而封闭保守,相互之间习惯于单干而互不合作,只有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让他们分得土地,并且对分到的土地加以保护,才可以激发他们对土地耕作的热情,从而增加他们的粮食产量。二是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毛泽东认为,农业是中国实现一切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把四万万农民的问题解决好,农业对于国计民生来说意义重大,全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因此,毛泽东提出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使农业实现现代化,以便更好地配合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并且,当时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是解决农业问题、帮助农村的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因此,当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三是强调统筹协调发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关于如何更好地发展农业,消除中国的贫困状况,消除城乡差距,提出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重点处理好工农之间的关系。为此,毛泽东还展开了大量调查研究,如《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这些调查为进行反贫困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材料。

邓小平先富带后富的治贫方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普遍贫困化”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满和关注。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认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社会现实,就是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之后,他明确了“社会主义与贫困是不相容的”基本立场,他鲜明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4],并提出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另外,他提出将改革发展作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基本路径。在经济上,他主张体制改革释放经济活力,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为消除贫困奠定物质条件。他还提出先富带后富的战略思想。邓小平认为,在中国社会整体较为贫困的状态下,通过平均主义来实现共同富裕其结果只能是普遍的贫穷。1986年前后,他多次指出:“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这部分人和地区形成示范效应以带动更多的群众和地区参与进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5]针对邓小平具体扶贫的战略构想,党中央相继提出土地经营体制变革、农村流通体制变革和乡镇企业发展制度变革的方略。由此,在土地上实现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发挥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在经济上,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优势逐渐显现,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一系列农村改革措施的出台,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993年的483.7元,相对于1986年实现了翻番;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下降幅度达36%;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比重下降到8.7%[6],农村人口贫困程度大幅减轻。(www.xing528.com)

江泽民重点攻坚的治贫战略。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贫困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绝对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二是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缘性特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认为,扶贫开发工作是发展人权事业的重要一环,扶贫开发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强调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更应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扶贫的路径选择上,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善了扶贫政策体系,并将中西部的扶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在此阶段,贫困地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221元提高到2253.4元,年增长速度在11%左右;贫困地区的社会事业得以发展,特别是教育医疗、农技等方面发展较快。

胡锦涛统筹城乡发展的治贫战略。进入21世纪后,如何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保障其经济参与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成为中国新世纪扶贫工作的主要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集体,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治贫理念下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扶贫目标任务,即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全面提升扶贫开发水平、渐次提高贫困线标准。在战略部署上,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从而为21世纪中国反贫困事业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在具体政策方面,首先,实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并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减贫事业的发展。其次,建立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处于低保标准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在这十年,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在经济方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2010年的1117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了3.2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到2010年的559元,贡献率显著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010年的3273元,增长了1.5倍之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