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慈善是持否定和批判态度的。他们认为,未来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社会财富的充分分配以及人们对财富真正的社会占有,慈善就失去了它自身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人们在现实中存在着贫富的差距,一部分弱势群体的基本社会需要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国家除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政策在个人收入分配上进行调节外,慈善被看作第三次分配的一条基本路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可以说,慈善活动首先是满足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的活动。但是,如前所述,人的需要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因而,慈善并不是对个人所有需要的满足。如果从方向性角度讲,慈善的良性发展是对受助者合理需要的满足。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任何个人都不可能任其自由无限度地从事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动,为了保障社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就必须调节和控制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通常来说,合理的需要一定是文明的进步的、有益于个人与社会的、与个人对社会实际的贡献相一致的,否则就只能归为不合理的需要。我们应该对不合理的需要进行遏制,对合理的需要进行支持,社会和个人也应当为他人合理的需要创造实现与满足的条件。同时,在肯定了人们的需要合理性的前提下,也要对实现需要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判断,因为社会的资源不是可以无限提供的,人与人之间的需要活动时常会发生一些冲突与矛盾,这就要求对自身的需要及其实现方式做出恰当的分析,及时地调整个人的需要,使它朝着既有益于自己的生活和发展又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生活和发展的方向发展。
按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人的需要会层层递进。通常来讲,人的生理需要的满足并不能使他感到完全的快乐,一个健全的人还要求其他方面的需要尽可能得到满足。因而,在当前中国的扶贫工作或慈善活动中,主要目标就不再是对受助者物质需要的满足,更应该进一步注重他们精神需要的满足。对于个人来说,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合理的生存态度和对自身进行合理需要的引导,选择科学、文明的满足需要的方式,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国家和社会应当合理地调节社会中某些刺激因素的作用,制止不合理的需要的增长,消除或修正畸形的需要,通过媒体、舆论和理论灌输来加强引导和发展合理的需要。人的需要必须要向着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5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3]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www.xing528.com)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