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慈善观念和实践是一种和平有效的交往形式。在原始社会中,男女的自然分工导致了人的生存状态的差别性。出于群体性生存的需要,群体中的成员就需要相互帮助,这是慈善的最初萌芽阶段。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划分,产品分配出现不公平,这就使得慈善活动成为社会的一种客观需要,也为慈善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基础,这是慈善的初步产生阶段。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相伴随的是大量的失业和劳动者阶级的贫困,这一社会现实必然会催生大量的慈善需求,作为防止社会革命爆发的减压阀,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人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捐献一部分剩余价值以救济穷人,这是慈善的正式形成阶段,这一时代也被称为“慈善时代”。而真正意义上的慈善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由于社会矛盾的加深和社会问题的复杂化,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不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慈善进入了现代阶段,它主要表现为慈善从私德进入公共领域,公民的权利与责任意识成为慈善的主导思想。
慈善的主体是人。在中西方文化中,慈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人性相关。人的慈善动机和人类慈善文化的主要渊源在于人性中复杂情感中美好一面的凝练和升华。古今中外,尽管社会制度各有不同,意识形态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一,但是慈善始终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存在,并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动。慈善是信仰的需要。信仰主要根植于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人的有限存在对无限意义的追求。由于超越了对物质利益的冷酷算计和有限的多变的情感,它就具有持久的意义。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关爱,是善行的内在驱动力。对于追求自己精神最终归宿的人来说,善行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们的信仰。慈善也是人类在制度设计上的纠偏。在古希腊的奴隶制社会中,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构建出一个人人和谐相处的城邦制度;在欧洲中世纪的黑暗世界中,基督教作为“无情世界的感情”,在理想中给人们描绘了一个建立在云霄上的幸福的天国,在现实中给予穷人以捐助;在中国以宗法关系为特征的封建社会,儒家的“仁爱”思想以及宗族式慈善发挥重要作用;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建国原则,其最终的目标指向是试图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虽然这一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在人类处于必然王国的状态时,人们的社会生存状态的差异是客观的事实,而缩小差别,使人们和谐相处,实现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就必须通过包括慈善在内的各种手段才能达到。慈善就是一种社会制度的安排,它起到一个缓和社会矛盾、和谐人们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的作用。
在人的所有的实践活动中,慈善作为个人或社会组织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无论是从历史的纵向角度还是现实的横向角度看,它始终体现着社会的正能量。作为行为的慈善,是以利他为准则,将这种观念自觉地付诸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当今时代或今后的全球化发展中,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冲突依然存在。按照亨廷顿的观点,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因而,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在不同的文明之间,必须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但是,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更为重要。而慈善这种以爱为核心、以利他为价值观念、以提高人类福祉为目的的交往行为,就是不同制度、文明之间会通与融合的重要途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8-51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8-51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8-51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20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4.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8.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5.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www.xing528.com)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7.
[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4.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8.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0.
[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541.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1-542.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4.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5.
[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1.
[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7.
[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36.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8.
[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