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眸明如秋水,惜墨如金的含蓄中却蕴含着顾盼生姿的意蕴;三尺水袖轻甩,身段比女人更千娇百媚、风情万种,他们在方寸舞台上踩着袅娜碎步,唱腔柔中带刚,以七尺男儿身演尽繁华美人,令观众无论男女老少,皆为之入痴慨叹。
这就是京剧乾旦,又称男旦,顾名思义,是以男子扮演旦角,男扮女装,男唱女腔。这并不是京剧最初的形态。最早的戏班分为男班、女班,在曹雪芹小说《红楼梦》里,“红楼十二官”便是贾府培养的女班戏子,琪官则是忠顺王府男小旦。及至乾隆以后,女性不能登台唱戏,于是男风日盛,乾旦渐成大气候。
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对此有另一种诠释。她认为男旦是一种无奈的产物——因为女人不能抛头露面上台演戏,但中国却让这门古老艺术登峰造极。“懂得通过男人对女人的欣赏、对女人的表现来欣赏女人,恐怕得非常世故、非常老到的文化才会有。”
从清朝康熙时期开始,官府就禁令女子唱戏甚至看戏。在此背景下,早期京剧界“全男班”盛行,从编剧、演员到乐师、化妆师,台前幕后无不由男性担当,而剧中人物无论男女老幼,也均由男子来扮演。这也是乾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国时期,“四大名旦”的脱颖而出,被认为是京剧走向鼎盛的重要标志。“四大名旦”即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他们各具表演风格,梅派端庄典雅,尚派俏丽刚健,程派深沉委婉,荀派娇昵柔媚。“四大名旦”开创了京剧舞台上以旦为主的格局。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那也是中国京剧的黄金时代。
乾旦相比于坤旦究竟有何优势?
从声音来看,一般认为乾旦的嗓音条件优于坤旦,男性由于生理原因,其假声结实,音色脆亮,中气足,有厚度,尤其是其脑后音,能使声音的共鸣达到极致;从体力来看,乾旦的腰功、腿功都比坤旦有先天优势,尤其饰演刀马旦、武旦,乾旦的优势更为明显;从扮相来看,乾旦虽有中年后发福之困,其所塑造的女性被认为别有一番魅力,能以男性视角挖掘出女性之美。(www.xing528.com)
乾旦这种难以言述的独特气韵,有一位旧时票友对其吸引力的描画入木三分:“此时观者台下百千万,我能知其心中十八九。男子皆欲娶兰芳以为妻,女子皆欲嫁兰芳以为妇。本来尤物能移人,何止寰中叹希有。正如唐殿之莲花,又似汉宫之人柳。宜为则天充面首,莫教攀折他人手。吁嗟乎!谓天地而无情兮,何以使尔如此美且妍;谓天地而有情兮,何以使我如此老且丑……”此位票友感叹的是“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
左图为梅兰芳,右图为其《贵妃醉酒》中的扮相。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之一,梅派表演特点被评价为质朴中见华贵,端庄中含俏丽,淑静中蕴情致,妩媚中显大方。
梅葆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梅派艺术传人,原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他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传人,其中有几十位弟子现都已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有多受欢迎?1934年3月的《汉口时报》在登载梅兰芳等演员在武汉演出的报道时,寥寥几句已可见盛况——“不但上座为之爆满,后至者已无立足地。”
好景不常有,20世纪50年代后,京剧乾旦不再被提倡,戏曲学校也不再培养乾旦使之逐渐凋零。与此同时,伴随着女演员在旦角表演艺术上的日趋成熟,乾旦更是濒临绝迹,后继乏人。
“四大名旦”的后人中,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荀慧生的儿子荀令香、尚小云的儿子尚长麟均有继承旦角,但后两者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去世,只剩梅葆玖作为梅派艺术传人,仍在为乾旦的传承奔走。
2016年4月25日,82岁的梅葆玖因病仙逝。大师的离去,令乾旦艺术的传承,更加前途未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