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化建设部门的设置
如国家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组,湖北省图书馆设有计算机网络部,北京大学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清华大学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和南索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部,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数学资源建设小组,浙江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开发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的电子阅览与网络中心等。有些图书馆虽然未设立专门的数字化部门,却也在相关部门开始了数字化工作。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系统部除了负责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管理、各类计算机硬件的釆购与维护工作、CALIS地区中心技术支持与技术培训等生作,还负责图书馆网络建设与规划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开发。
2.资源共享与协调部门的建立
早在20世纪末,各大高校图书馆开始重视资源的共建共享。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成立了专门的资源共享部,南京大学图书馆设立了CALIS/JAL1S办公室,吉林大学图书馆设立了CALIS东北地区中心办公室,等等。1994年,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协作网开始运作,至1998年已得到了极大的扩展。1998年11月,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先后签订了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在内的合作协议。时至今日,全国高校外刊协调网关于单篇文献快速传递的相关要求,尤其是“211”工程中国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立项和实施,都对全国高校系统图书馆间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当前业务机构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图书馆机构重组没有改变传统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实质
目前,图书馆业务机构的改革,只能视作小范围的组织调整或修修补补的改良措施,始终没有突破旧有模式,没有跳出传统的框架。各图书馆几乎都是在普遍保留传统的采编部、流通阅览部(或称读者服务部)、参考咨询部(或称信息咨询部)、自动化部(或称系统部、技术部)的基础上进行业务部门的增删或合并的,依然是按原来工作职能和文献载体的不同划分成的等级制的直线型流程。这符合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它是图书馆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的有利措施,对那些重复性的服务工作是有效的。但是,对于快节奏变化和提离服务层次、转变服务方式来说,现有图书馆等级制的直线型业务流程,是不能满足于信息网络时代读者多元化需求的。其缺点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等级制的直线型业务流程,使各个业务部门独立存在,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不利于人员的沟通交流和优势互补。
②部门划分过细,机构臃肿,不利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影响服务工作效率。相同功能部门重叠,遏制、削弱了整体功能的发挥。如借阅、阅览、咨询部门分开设立,信息资源分散到各部室,造成读者利用不便及人、财、物浪费。(www.xing528.com)
③不同类型文献的采购加工整理以及服务相分离,彼此间缺乏联系,协调比较困难,既不利于资源按学科和内容来进行合理配置、突出专业特色,又不利于文献整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④随着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增多和不断丰富,如何对电子资源编目管理还没有形成规范。如何挖掘整理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分散式采集,导致同一信息源的引进,可能因载体不同存在交叉、重复现象,不能形成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有效补充,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组织管理未能实现有效整合,从而形成一个集成印刷型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的信息利用环境,用户全面获取同一内容信息源的难度加大。
⑤传统的分工模式,使得图书馆大多数员工只局限于自己固定的工作范围,视野狭窄、知识局限,对新环境的应变能力较差。工作任务的分割,使员工们在工作中缺乏合作和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偏低。尤其是印刷型文献管理的几个部门,满足于书刊的借借还还,对馆藏电子资源根本不熟悉,不能满足用户对相关内容电子资源的需求。
2.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设计存在局限
虽然现阶段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在大中型图书馆得到了广泛应用,采访与编目环节重新集成在一起,期刊的订购、登记、记到、装订等环节也由采购部门完成,减少了重复,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即现有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在设计上还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的弊端以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为基础设计建立,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落后的手工管理模式。现有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主要是以纸质文献管理为对象设计的,相对于目前图书馆载体形态多样、用户需求动态多变的实际来说,其局限性是可想而知的。让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满足图书馆的需求,而不是让图书馆来适应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这是图书馆自动化软件设计者所应遵循的原则。因此,从现代管理理念出发,重组图书馆业务流程,对现有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3.人才短缺是图书馆机构重组的一大障碍
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日新月异。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用户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向图书馆提出了设置新部门、新岗位的要求,同时也对图书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矛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科专业工作者很少愿意到图书馆工作。根据湖北省仅有的几所设立有酒书情报专业的高校(如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图情专业本科毕业生所做的调查显示,即使是信息管理专业、图书情报专业的毕业生,也不愿到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内部的人才,往往由于待遇低而纷纷外流。如此种种,使图书馆出现了人才短缺现象。业务部门的设置,需要相应的人才配备。人才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图书馆业务机构重组的一大障碍。
总之,图书馆传统的业务流程重物轻人的管理思想,使许多图书馆在面临新技术时,摆脱不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图书馆虽然新增了生产力要素,也有业务改造的思想,但其本质却没有多大改观,组织效能并未得到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服务的需要,图书馆传统的业务流程不利于开放式服务的开展,图书馆固有的功能分类难以突出信息时代高效、快捷、互动和及时性的特征,传统的组织结构也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对图书馆进行业务流程设计与再造非常必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