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勒(Rrederick W.Taylor)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中,阐述了科学管理的几条基本原则:①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代替单凭经验的方法;②在集体活动中取得一致,以代替不一致;③实现人们的彼此合作,以代替混乱的个人主义;④为最大的产出量而劳动,而不是限制产出量;⑤尽最大的可能培养工人,从而使他们和他们的公司都取得最大的成就。[5]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管理成为国内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从1981年教育部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到200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都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实行科学管理。
《图书馆学基础》中提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是指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达到计划性、合理化、规格化的要求,并具有先进水平的一种组织活动。它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范围,包括图书馆工作组织和图书馆事业组织;②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可划分为行政管理、业务管理、设备管理、干部管理等;③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计划、组织管理、规章制度、统计、标准化以及分工协调等。图书馆科学管理,应遵循集中统一原则、民主管理原则、计划管理原则、经济效果原则和责任制原则。
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创新如下:(www.xing528.com)
知识管理继承了科学管理。主要表现在:①强调以人为本。与泰勒的观点不谋而合。泰勒指出,管理人员的责任,一方面是细致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更重要的方面,是发现每一个工人发展的潜能,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一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②强调和谐合作。泰勒认为,劳资双方,雇主与雇员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是科学管理的前提,与知识管理提倡的知识共享是不谋而合的。③强调对人的激励。泰勒认为,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既要考虑工人物质方面的需要,实行刺激性的工资制度,也要考虑工人心理方面的需要,真心实意地关心下属的福利待遇:这与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有相同之处。
知识管理发展了科学管理。①创新精神的发展。泰勒指出,科学管理的实质,就是在一切企业或机构中的工人们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这些工人对待他们的工作责任,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雇主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这个伟大思想革命,就是科学管理的实质。泰勒的这种思想变革,闪烁着创新精神的光芒。知识管理把创新作为自己的灵魂与主旋律,从内容与功能上更加强调了创新的作用。②组织结构的创新。泰勒提出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存在一个无法克服的缺陷,即它违反了统一指挥的原则,结果必然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局面,因而职能型组织结构并没有在企业或图书馆普遍实行。知识管理从便于组织知识交流与共享入手,通过引进组织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实现组织结构的创新。③“知识观”的发展。泰勒指出在一切企业中,劳资双方必须实现这样的思想态度的改变:双方合作尽到生产最大盈利的责任;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知识管理不仅把知识作为组织战略资产来进行管理,而且以知识为核心来设计组织结构、建设组织文化、构建组织核心能力,从而发展了科学管理的“知识观”。④“学习观”的发展。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中,管理人员要主动承担的第二项责任,就是科学地选择和不断地培训工人,发现每一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一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知识管理把学习作为创新的源泉动力,积极推广与实施组织学习。这种组织学习;是组织全体成员在组织运行过程中通过实践、互动和创新来进行的团体学习,它超越了组织内部个人学习的简单相加。在这里,组织成员通过共同的观察、评价并采取一致的行动,来迎接组织面临的挑战。因此,知识管理发展了科学管理中的“学习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