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人老了是否都会得骨质疏松症
有些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是老龄化过程的正常结果,每个人都会得骨质疏松症。确实,老年人中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相当高,该疾病与增龄密切相关,它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那么,人老了是否每个人都会得骨质疏松症?
答案是否定的。骨质疏松症是病理性的骨骼疾病,而非正常的生理现象。既然是疾病,就有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年轻时期(20~40岁)峰值骨密度的达到和维持,以及与绝经后或老年时期骨量丢失的速度密切有关。遗传因素在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外的学者调查表明,居住在欧洲西北部的老人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要比地中海地区的人高得多;白种人的患病率也比黑种人高。而同样是老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女性要远远多于男性,可达到男性的3倍。这主要是由于女性达到的峰值骨量低于男性,而且与绝经后和骨密度相关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因此,并非所有老年人都会得骨质疏松症。2007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和男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分别为30.8%和8.8%,也就是说在50岁以上人群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女性和男性没有骨质疏松症。即使在发病率较高的老年女性中,国外有研究显示,80岁以上的妇女约有2/3发病,也就意味着仍有约1/3的80岁以上女性没有骨质疏松症。在这些没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女性中,除了遗传因素以外,环境因素也很重要,良好的骨骼与她们足量的钙与维生素D的摄入,适当的锻炼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不抽烟、不酗酒、不饮用碳酸饮料、不挑食等)密切相关。
总之,对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预防比治疗更现实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儿童开始,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和防止骨量的丢失。男性和女性均在20~40岁达到最佳骨峰值,之前是储备期,之后均属支出。骨峰值的高低80%左右决定于遗传因素,其余决定于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富含钙的饮食和规律的锻炼有利于形成高骨峰值。因此,从儿童期开始就应注意进食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注重获得足够的光照,同时进行规律的负重运动,以期达到满意的骨峰值,那么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概率就会减少。
○摘编自《健康财富》2015年9月
(张 浩)(www.xing528.com)
——专家简介——
张 浩
张浩,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
上海市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
擅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肝肾功能障碍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成骨不全等遗传性骨病诊治与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