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自读初悟,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

学生自读初悟,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大多数学生进入趣发情活状态时,教师常常即让学生自读课文,使学生通过初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与情感,并要求学生发现、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初步的见解。如果说个性化感悟可分为初步感悟、基本感悟与深层感悟三个层次,那么,此时学生的阅读则为“初步感悟”层次。学生质疑与感悟的心理水平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步结果,又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迈开的第一步。

学生自读初悟,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

当大多数学生进入趣发情活状态时,教师常常即让学生自读课文,使学生通过初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与情感,并要求学生发现、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表自己初步的见解。此时,学生开始与课文表达的情感初步接轨,学生要求进入自主阅读状态。同时,他们的大脑皮层也开始了两种机制的协同活动。一种是积极的思维活动,既要一边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领悟词、句与文本的含义,又要一边勾勾画画,寻找困惑疑问之处;另一种是活跃的情感活动。他们不仅要保持兴趣与情感的“兴奋”活动,还要进入展示个性化见解、向老师、向文本质疑问难的新的学习领域。如果说个性化感悟可分为初步感悟、基本感悟与深层感悟三个层次,那么,此时学生的阅读则为“初步感悟”层次。从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看,本环节学生的质疑心理和个性化初步感悟的层次,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从质疑心理看可分三种类型:踊跃型——敢字当头,积极踊跃,或一次发言系列质疑,或多次发问,接二连三;配合型——能积极配合教师引导,主动举手,亦能提出一些有个人见解的问题,但缺少迫切要求发问的欲望和强烈的进取意识;胆怯型——有疑而不敢发问,唯恐问得不妥而有伤自尊,故一般不主动举手发问,以倾听他人之“问”为主要活动。若被教师点问,也表现为吞吞吐吐、羞羞答答。

其次,从质疑的质量看一般具有四个特点:广阔性——发问涉及面广,能立足课文整体多角度、多层面提出问题,质疑覆盖面广;深刻性——所提问题有深度,能紧扣阅读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质疑,且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是随之需要重点探究的内容;独特性——所提问题超出常态思考范围,使人感到新颖,有独特见解与创新思维的色彩。联想性——或以主要句段,或以次要之处,或以认知困惑为凭借联想、拓展,提出一些出乎预料、由此及彼的“疑问”。(www.xing528.com)

再次,从学生发表的初步的个性化见解的层面看,其一般表现为:发表见解的兴趣很高,态度积极,且反应敏捷,衔接紧凑,见解的覆盖面广阔,但深刻性不足。多数学生只能就文本的某一点谈出自己的看法,且发表的见解五花八门,出人意料,只有少数学生能依教学目标或重点内容,展示一些比较深刻的体验。对一些蕴意深刻而丰富、情感变化复杂的课文尤其如此。

学生质疑与感悟的心理水平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步结果,又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迈开的第一步。同时,它还是学生个性化感悟结果的首次亮相。因此,无论结果怎样,它都是值得我们真诚地欣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