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提供浙江省余杭市育才实验小学的做法:在校园内建立“学生习作园地”,不分年级和班级,学生只要自己认为好的文章,都可以抄写端正,在学习园地中张贴,在校园内公开发表,接受全校师生的评价。
在“再穷不能穷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的理念指引下,如今的校园,哪一所不是高楼林立,造型别致。进入校园,犹如进入了童话世界。就连最基层的农村学校,也是楼房高耸,设施齐全。但是,我们静心观察,豪华气派的校园里,留给学生的空间有多少?记得我们去上海闵行区普通小学参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学校为学生搭建的“开心农场”。这个农场占用了校园的一大片空地,学生们种植的各种蔬菜水果长势喜人,科学老师、农技老师定期进行培植、嫁接、施肥、除草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学校的农场管理员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分组和时间安排定期进行劳动。这个农场的建立不是为了作秀,是真真正正地让生活在钢筋水泥混凝土中的孩子认识植物,与生活进行零距离接触。可是,在我们的校园里,我看不到真正属于学生的阵地,看不到为学生动手动脑自由发挥所腾出的空间。虽然,每一所学校都有专栏区,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用玻璃隔开,里面张贴着一些制度纲要,或者张贴着名人名言,或者优秀教师和学生简介。这些都不错,关键是一张贴就是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学校的专栏成为了学校美化校园的一个窗口,成为了构建校园布局的一分子。真正的作用是什么,可能没有人认真思考。
在作文课程纳入我们的改革范畴后,我每次与主管领导座谈,都会提出这个问题。我衷心希望在每所学校看到学生习作展示的平台,能看到一些创新的地方。但是,一年过去了,每所学校布局依然如故,没有增添,没有创举。是呀,我不知道是因为领导太忙还是缺乏场地,也许,实施起来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真的有那么难吗?(www.xing528.com)
诸如“开心农场”一样,如果,学校专门开辟一面墙,或者一个专栏区,依照学校学生人数的多少来确定大小,让学生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习作进行张贴,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并在习作下面留出学生评价的地方。这样,给每个学生搭建了发表习作的平台,校园小作家可能由此而诞生。当然,这样的举措开始必须有计划地进行组织,不能让它流于形式,或者没人张贴,或者没人观看,或者没人响应,或者被学生撕掉,这一系列问题都要周密考虑,最后形成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如果形成了气候,就成为了学校的一项文化。那么,特色与个性就彰显开来,管理就无须劳神费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