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都有一个习惯,喜欢让学生积累好的词语、好的句子。有的家长更是超前培养,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一岁多就开始引导孩子看书识字,背诵古诗,背诵成语,这已然成为了现在的家长教育培养孩子的主要途径。的确,积累好词佳句,可以不断充实学生的语言储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习作中,如果学生能用上准确的词语,文章就会显得精炼,读起来有节奏感,也能彰显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功底。所以,学生习作时,老师总是提醒学生,多用好词佳句,多用修辞手法,要学以致用。于是,许多学生挖空心思,在作文中滥用词语,甚至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
词语运用贵在准确、恰当,决不能为用词语而搜肠刮肚,决不能成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果运用泛滥,读起来反而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说实在的,我不太喜欢这样的习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第三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文中这样写道: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段文字概括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壮丽,说明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囊括中西文化的精华,呈现古今中外的特色,景致可谓精美诱人。这段话也成为描写景物的典范之作。可是,我每次读到这里,总感觉到缺少些什么,我希望不仅仅用“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这样的词语概括这些美景,因为我真的想从作者的具体描写中知道狮子林不同狮子的形态,知道蓬莱瑶台的迷人景色,知道武陵春色的与众不同。当然,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前半部分已经把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描写得让人流连忘返了,不可能用再多的篇幅去描写。也许,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在调动我们的胃口,让我们去看书,去了解。作为小学生,我希望孩子们的作文中,不要过多的堆砌成语,而是能够把成语打开,用具体的语言描述情景,这样的作文也许更加清晰明了。再者,也解决了孩子们最为苦恼的字数要求。打开词语进行具体描述,也能够更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更加充实自己的作文,使作文更加饱满和丰厚。
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
(1)树木的枝叶长势繁茂,翠绿欲滴,惹人喜爱。
(2)树木的枝叶密密层层,似乎连日光都要使劲透过那狭小的缝隙才能钻下去。那绿色绿得纯粹,绿得鲜明,似乎稍微一碰就会滴下汁液来。
例2(www.xing528.com)
(1)天热极了,真是艳阳高照,酷暑难耐啊!
(2)天热极了。连一向最喜欢跑出去乱逛的小狗,也静静地趴在门前的树荫下,伸着长长的舌头,呼哧呼哧地喘着气。我和爸爸早已忘掉了一向坚守的斯文,光着上身,只穿一条短裤,待在空调房里懒得动弹。
两个例子中,第一句都简洁精练,第二句则具体可感,两句话各有特点,但我认为,小学生正在培养其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初始阶段,还是应该在具体描写上多下些工夫。学生有时运用了一些词语甚至成语,是不是就真的对这个词语有所理解,或者说能够对所要描写的对象特点有所感知?也不见得。只有他能用准确的语言对观察对象具体描述时,才会真正有所认识,达到认知的高度。当学生的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再将语言进行简洁处理,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当然,不要过多运用词语,描写具体并不是强调文章的繁琐和啰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看下面两句话:
(1)试卷发下来了,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绩,神态各异:有的左看看,右看看,高兴得不得了;有的眼睛无神地看着前方,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有的瞪大了眼睛,双手捂着嘴巴,一副惊讶的样子……
(2)试卷发下来了,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绩,神态各异:有的左顾右盼,兴奋不已;有的两眼无神,一脸茫然;有的瞠目结舌,满脸惊讶……
很明显,第二段话语言精练,用词准确,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而第一段仅仅是对词语的解释,这样的句子显得有些直白,有些啰唆,比较起来还是用上词语好。因而,我所说的打开词语,不是对词语的单纯解读,而是用具体的描写对词语的内涵进行发散,如同我们经常所说的,写热不出现“热”字,写想不出现“想”字,写美不出现“美”字一样。
老师们经常做一项训练,即给出学生一个中心句,让学生围绕中心句具体描写。我喜欢这样的片段训练,这种方法可以借鉴到词语描写中,如心安理得、翩翩起舞等。特别是对于开始学习写作的孩子,老师们不妨试着让学生把词语打开,也许会出现习作的另一片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