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爬山虎的脚》:学生教会我思维,颠覆传统教学

《爬山虎的脚》:学生教会我思维,颠覆传统教学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往上爬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先让同学们根据文本描写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学生们在我的演示中豁然开朗。同学们思考后确定了姬宁博理解有误。看来,学生在辩论中更加深刻的弄明白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说实话,我教了几年的《爬山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爬山虎就应该是满墙都是,也不会思考爬到墙头的爬山虎该怎么办。

《爬山虎的脚》:学生教会我思维,颠覆传统教学

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往上爬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文章这样描写:“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教学中,我先让同学们根据文本描写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但从同学们的描述可以看出,他们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解还不到位。我灵机一动,将手作为教学的道具。我张开五个手指,把它们比作细丝,指尖就是小圆片,把胳膊比作爬山虎的茎,把黑板比作墙,然后直观地演示出手指由直变曲,拉动胳膊向上移动,说明爬山虎向上爬的经过及其中的道理。学生们在我的演示中豁然开朗。

就在我自鸣得意时,姬宁博举手示意。在得到我的允许后,他站起来问:“老师,我真的不明白一个问题,爬山虎依靠墙向上爬,那当它爬到墙的最顶端时,上面是空的,脚便触不着墙了,是不是就枯萎了?”呵!这个问题有意思。我微笑着看着同学们,没有人想发言。于是,我让同学们讨论讨论。在同学们的一番讨论后,我让他们发表各自看法。第一小组说:“当它爬到墙头,应该是越过墙头,又顺着墙的背面向下长。”这个解释似乎很不错,大家比较认可。可姬宁博又开口了:“当它向下长时,并不需要拉力,不必攀墙即可,可以自然垂下长。”这个解释一下子使同学们懵了,教室里静悄悄一片。我连忙启发道:“同学们,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认真读文章,读读作者的描写,看看爬山虎的生长特点,从作者的描写中找答案。”同学们开始默读、思考。过了一会儿,有人站起来说道:“我觉得姬宁博说的不对。作者这样写道,‘没触着墙的,过几天就枯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说明它生长的基本条件就是触着墙。只要有墙,它就会顺墙继续长。对于它来说,不管是向上长还是向下长,都是紧靠着墙的,不然就枯萎了。”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同学们想一想,到底谁说的更有道理。同学们思考后确定了姬宁博理解有误。看来,学生在辩论中更加深刻的弄明白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这时,第二小组发表他们的讨论结果:“我们认为爬山虎爬到墙头,还可以顺着墙的边沿去生长,不一定都是向下去了。正因为这样,我们经常看到的爬山虎才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同学们连连点头。

说实话,我教了几年的《爬山虎》,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爬山虎就应该是满墙都是,也不会思考爬到墙头的爬山虎该怎么办。真为自己汗颜!同时,我又为学生的好问而欣喜。课堂上的学生提问,很可能就把教学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生成一种无法预约的教学境界。(www.xing528.com)

感谢姬宁博!感谢同学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