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是谁曾说过:“课堂永远都是遗憾的。”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感觉颇为深刻。再精彩的课堂,总会在课后反思中感到这样那样的遗憾,因为,课堂教学毕竟是生命之间互相灵动的过程,仅有的40分钟,怎么会那么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呢?假如真的达到了此种境界,我以为便可升天成佛了。这样说并非为自己今天的遗憾寻求借口,而是在听取了无数节名师课后的真切感触。
今天又要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了,自然地想起了去年的那次执教。那“众星捧月”教学之缺憾让我懊悔了好多天。今天,我在经过了一年的历练之后,信心十足地再次登上讲台。不知为什么,心中突然涌动起一种久违的激情,内心有一种极力想张扬自己的冲动。真的,我真的想赶快走上讲台,与我的学生一起感受圆明园的美轮美奂,激发起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痛心与对八国联军的愤恨。
预设是理想的追求,想象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的极乐融融让我窃喜。一开始,我便以澎湃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在读与悟的结合中尽力营造教学的佳境,在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中创设课堂的亮点,在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画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与学生共舞,时间便来去匆匆。不知不觉,便到了该下课之际。看看时间,整节课用了55分钟。(www.xing528.com)
也许站在讲台上便忘记了所有,也许身在其中便不识庐山真面目。虽然课堂教学精彩,但延时,而且是长时间的延时就注定了教学的失败。认真反思,细细品味,与同事研讨,才明白,课堂上居然出现了两次重复的提问。再加之第四自然段为了让学生理解“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交流搜集的资料时费时太多。本以为可上出一节比较精彩的课,但遗憾又随之而来。规定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为什么?《人民教育》有篇文章刚好谈此话题,总结了四个原因。细读品析,我以为自己符合其中的三点:其一,教师作为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作用发挥不够,面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感悟,乱了分寸,不能很好地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其二,过于恐惧接受性学习,好像一旦不让学生探究,不让学生合作,就违背了教育理念,该讲的时候不敢讲,把大量时间用在了探究上;其三,面对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取舍不当,当断不能断,当舍不能舍,课堂教学内容过多。
遗憾的课堂,失落的我。从来没有过的作课之后的“累”,久违了的作课后的激情不减,却都在这些遗憾之中悄然隐退,演变成深深的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