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没腰,尴尬的教学经历

山没腰,尴尬的教学经历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朝虹雨,夕虹晴,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但词到口边,没有思考的空间,只好按常规“méi”读了下去。山没腰,是说阳光明媚,山色一览无遗,这样解释似乎合理。我听此言,好不尴尬。当山上的云漂浮在半山腰,也就是云淹没到山腰,这时候的云层薄,一般不会有雨,所以说“无雨山没腰”。“哗,哗,哗”学生为他们送去了热烈的掌声,可我却只觉得脸红,尴尬之相唯我独知。

山没腰,尴尬的教学经历

人教版语文教材编排中,每一单元结束后,都安排了一个总结训练的部分。这一部分设计了“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等形式,意在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对重点知识进行归类,给学生提供一个积累运用语言的平台。但是,据我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往往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特别在教法设计上不深入研究,基本上都是让学生背一背,写一写。

这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单元训练中的“读读背背”。这一项内容一般很简单,就是一些名人格言、诗句、谚语等,让学生熟记积累便可。我没有认真备课,便夹着课本,漫不经心地走进了教室。(www.xing528.com)

“同学们,请打开课本171页,听老师范读六句谚语,希望大家认真听。”同学们凝神静观,等待着我的朗读。“朝虹雨,夕虹晴,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我正读到“无雨山没腰”时,突然的一个“没”字,让我傻了眼:是读“méi”还是读“mò”?但词到口边,没有思考的空间,只好按常规“méi”读了下去。读完后,我让学生自读背诵,边读边思考谚语的意思。在学生自读背诵感悟的间隙,我即刻便进入思索:“méi”吗?怎么理解?山没腰,是说阳光明媚,山色一览无遗,这样解释似乎合理。于是,自我安慰,刚才的疑虑一扫而光。正在我长舒一口气时,吕烨雯拿着课本来到了我的面前:“老师,我认为这个字应该读‘mò’。”她看我没反应,接着说:“应读mò,因为天上的云是有的,山也是高的。无雨时,高山之中的云雾稀稀薄薄,缠绕于山腰之间,所以说淹没了它的腰。”她的理解也很有道理。谁对谁错?怎么扭转局面?我灵机一动,让同学们暂停读书,请大家把“无雨山没腰”这句反复读一读,思考这个字到底应该读méi还是读mò,要说明理由。孩子们在叽叽喳喳读了一阵后议论开来:“我认为是méi,因为晴天没云了,山怎么有腰呢?”“我认为是méi,因为老师刚才读了。”我听此言,好不尴尬。“我认为是mò,因为与前半句相比,有雨时云在山顶,预示着要下雨;无雨时云在半山腰,预示着是晴天。它是通过云的位置告诉人们后两天的天气状况。”学生中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呀!我进行了认真地思索,手机上查阅了云层与山高的关系,明白了当山上的云整个遮住了山头,这时候往往是雨层云,云层很厚,是要下雨的征兆,所以说“有雨山戴帽”。当山上的云漂浮在半山腰,也就是云淹没到山腰,这时候的云层薄,一般不会有雨,所以说“无雨山没腰”。这里的“没”读mò。于是,我这样说道:“同学们,面对知识,我们要养成深钻细研、精益求精的习惯,老师首先向你们道歉,我的确读错了,因为我没有认真分析这句话的意思。可咱们班聪明人还真不少。你瞧,吕烨雯和张晗就善于动脑。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敢于挑战老师。看来,专家的观点或老师的观点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你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哗,哗,哗”学生为他们送去了热烈的掌声,可我却只觉得脸红,尴尬之相唯我独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