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碰撞:理解语文教学的关键

思维碰撞:理解语文教学的关键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道德”这个概念化极强、层次极高的社会问题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顺势抛出这个具有争辩色彩的话题,激发起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与情感习惯之间的矛盾,目的是让学生在争辩中感悟道德给人的影响。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认为鱼不该放,而且理由充分,并可以用语言文字作为自己申辩的证据。我不愿打断他们的思维碰撞,因为,他们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文中所描写的境界中了。

思维碰撞:理解语文教学的关键

钓鱼的启示》本是六年级的一篇课外阅读文章,今年,这篇文章编入了四年级第一学期的讲读课文之列。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道德”这个概念化极强、层次极高的社会问题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同样需要精心构思,巧妙设计,想方设法让学生能深入理解文章,更能从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读完文章,我便深深喜欢上了它。我喜欢这个简单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更喜欢作者先是娓娓道来,再是哲理总结的表达方式。我喜欢有嚼头的文章,因而,选择了这一课作为我的公开示范课。

分析教材后,我认识到教学的重难点在文章倒数第二段:“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告诫及两个“鱼”在句中的不同含义,需要教师恰当地点拨。在我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研读后,决定运用“演绎探究,架桥铺路”的方法进行教学,即从文章的这段话切入,引导学生演绎探究,逐层深入。例如,当学生读完这段话后,我以“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发生了什么事?”“对于那个夜晚来说,是与非分别是什么,实践起来难在哪里?”“结合现实生活,你认为诱惑人的鱼可能是什么?”等几个问题把全文进行了衔接,教学形散神聚,效果不错。(www.xing528.com)

但给我最大惊喜的不是我的“演绎探究教学设计”,而是四年级学生对道德难题的思考与辩驳。当作者满怀欣喜的欣赏自己钓到的大鲈鱼时,严厉的父亲却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让他把大鲈鱼放掉。“父亲的做法对不对?”我顺势抛出这个具有争辩色彩的话题,激发起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与情感习惯之间的矛盾,目的是让学生在争辩中感悟道德给人的影响。备课时,我很担心,担心思想单纯的学生会随波逐流肯定父亲的做法,担心挑不起学生之间激烈的辩论。可我错了。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认为鱼不该放,而且理由充分,并可以用语言文字作为自己申辩的证据。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站在父亲的角度,赞成放鱼给孩子造成的终生影响。就这样,两种观点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不愿打断他们的思维碰撞,因为,他们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文中所描写的境界中了。这是节公开课,让我有些为难,我害怕因时间消磨在争论上而耽误了后面的教学。数百人听课,该如何收场?但是,我又不忍心让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失去在这么多人面前表现的机会,于是,就让他们尽情地表达。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孩子们争辩结束,再分析最后两段中的“道德勇气与力量”这一难点时,学生们势如破竹,水到渠成,顺利之势让人赞叹。我明白了,其实,他们在彼此的争论中已经不自觉地受到了道德的教育,已明白了父亲那样做的良苦用心。

课后,雷树仁专家欣慰地说:“学生们太给力了!我好担心你打断学生的争辩呀。还好,你头脑还算清楚。”我笑了。所以我要说:多让学生思维吧!多给他们时间吧!他们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