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教学讲究的是“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以演促写,以演促评”这十六字方针,以期达到预期目标,实现“表演带动挖掘文本,点评促进深度阅读”这一设想。这“读”,就是在演出前能够读懂课文,读透课文,以便在写剧本的时候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挖掘文章的细节,写出好的剧本;在表演和点评的时候,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咀嚼、品味同学们对细节的处理和评价,抓住重要词语,敲骨吸髓地深入阅读文本。基于此,我们深入地阅读,然后充满想象力地改写,这就是写作的又一源头活水。
我们课本剧的“写”主要包括写剧本,写点评,写活动感言。写剧本是一种再创作,如果仅仅是依据课文内容去改编的话,那充其量也就是个格式的转换,不会有什么新意,不会有什么突破。因此,改编剧本时我们既要符合原作的创作意图,又要充分想象,大胆创新,做到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塑造有血有肉,有自己独到的一面。
这些年来,我们学生改编了许多剧本和小说,最常见的就是依据课文改编的剧本,如《刻舟求剑》《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王顾左右而言他》等。
下面以《刻舟求剑》为例,看看这个剧本是如何为角色取名字的,这个可是既随意又刻意。当时这个成语故事安排了三个演员,一个吴柯凝,一个梅俊,一个黄慧舟,于是他们就为角色取了这样的名字:见多识广、阅人无数的摆渡人老渔人(愚人),自诩为智者的去华山论剑的持剑人梅智慧,思维敏锐、想法丰富的同船书生吴思想。下面看看这个剧本,看看同学们在课本剧活动中是怎样进行二次创作的。
刻舟求剑
吴柯凝 梅俊 黄慧舟
时间 以前
地点 船上,江边
人物 梅智慧,男,到华山论剑的持剑人
吴思想,男,同船过河的书生,知识渊博
老渔人,男,65岁,老船夫,见多识广
〔老渔人撑船上。〕
老渔人 (上)在下老渔人,靠摆渡为生,大家可别小瞧我,我每天接触这南来北往的客官,那可也算是见多识广喽。客官请上船喽——
梅智慧 (手持宝剑上)在下姓梅,名智慧,瞧我,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智者!
吴思想 在下姓吴,名思想。名如其人,我就是一个思维敏锐、想法丰富的人。
老渔人 哈哈哈,瞧他俩名字起的,一个没智慧,一个无思想,一看就不怎么样。开船喽——
吴思想 梅兄,失敬失敬!你佩带的宝剑可真漂亮啊!
梅智慧 吴兄,久仰久仰!我这可是要到华山去论剑的,瞧!
〔两个人把玩宝剑,爱不释手。〕
吴思想 梅兄啊,能到华山去论剑的人,可了不得啊。(www.xing528.com)
梅智慧 过奖,过奖!
吴思想 厉害,厉害!
老渔人 船到江心了,当心点。
梅智慧 咦咦咦,(惊呼)我的宝剑掉下去了!
吴思想 (大惊失色)那该怎么办呢?(焦急地)
梅智慧 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在这刻个记号,等船停了再下去捞。
吴思想 梅兄啊,聪明,聪明!妙计啊妙计!快,快!
〔两人忙着刻标记,梅智慧很得意。〕
老渔人 船到岸了。
吴思想 梅智慧,你快下去捞你的宝剑吧!
梅智慧 好的。我这就下去。
吴思想 找到了吗?
梅智慧 怎么找不到?真奇怪啊!
老渔人 糊涂啊,我就说这两个人有问题。你的宝剑是在江心掉下去的,可是船已经走了,而剑没有走,像你这样怎么会找得到宝剑呢?
吴思想、梅智慧 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呢?
众 人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演员表
梅俊饰梅智慧 吴柯凝饰吴思想 黄慧舟饰老渔人
以上的例子是依据一个成语故事改编的剧本,下面再举几个例子,看看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的不同改编,你会发现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时空安排、不同的人员设定上,会有各具特色的精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