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设计分享《给予树》课内外交流指导,促进教师成长

教学设计分享《给予树》课内外交流指导,促进教师成长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给予树》。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适时点拨。收集课外资料为下节的授课作好充分准备,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乐于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计分享《给予树》课内外交流指导,促进教师成长

执教:安宁区安宁堡小学 杨清春

使用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课 型:课内外整合阅读交流指导课

设计理念:《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让女孩如愿以偿,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培养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重要在精神上,美的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应成为孩子“精神的天堂”,以“情”为纽带,着眼于学生精神的唤醒,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鲜活的学,灵动地进入文本角色,借助多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以情动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文。

导入: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圣诞节的图片资料,哪个小组的同学能给大家展示一下?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给予树》。

1.板书课题,指导“给”的读音,“予”的书写,与“矛”进行比较。全班齐读课文。

2.你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

设计意图:圣诞节是快乐的,通过直观的图片体会西方过圣诞节的热闹,唤起学生的兴趣,为理解下文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并交流你是怎么记住那个生字的。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讨论交流等方式理解词语。

4.小组过关,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5.指名逐段接读,其他学生思考哪些地方让你受到感动,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

6.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适时点拨。

三、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收集你身边关于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学习的内容,把课文读熟,读得有感情。收集课外资料为下节的授课作好充分准备,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乐于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

3.体会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4.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人物内心;合作探究,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www.xing528.com)

教学重点:

1.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

2.体会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1.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学生自主学习,体会人物内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起兴趣。

1.根据上节课所讲的内容,完成填空。

圣诞节到来之前,妈妈给了孩子们二十美元买礼物。妈妈有些(担心),因为家里并不宽裕。孩子们买完礼物回来,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妈妈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有些(生气)。后来,妈妈知道金吉娅是为了让一个小女孩(如愿以偿)才这样做的,她非常(高兴),因为金吉娅有一颗(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心。

设计意图:通过串文的形式,复习课文内容和词语,不但可以帮学生巩固课文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这些重点词切入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品读文章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自读质疑。

请一组同学读一下课文,我希望能比上一组读得更好,听的同学边听边找,故事里都写到了谁?谁给你的印象最深?她做了什么事给你们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

金吉娅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却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呢?

三、精读品赏,解疑悟情。

1.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先来看看买了礼物走在回家路上的金吉娅吧。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2.请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标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生读第三自然段。)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思考:(1)金吉娅现在什么样啊?(“沉默不语”)(2)沉默不语的金吉娅究竟在想些什么呢?请大家自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生自读)

3.哥哥、姐姐是怎样的表情?是兴高采烈,而金吉娅却是沉默不语,如果和哥哥、姐姐兴高采烈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沉默不语的心情了。一边想象一边读,谁再来试试。(生再读)

我们透过“沉默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到了金吉娅的内心,感到她是那样体贴家人,可是她却只买了棒棒糖给家人,而买给陌生女孩的则是洋娃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标出相关的句子。(生默读,标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的“兴高采烈”和金吉娅的“沉默不语”进行对比,通过朗读感受金吉娅心里的想法,体会她对家人以及对陌生人的关爱。

4.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娃?你标出了哪些句子?

我注意到有不少同学都找了这句话,我把它打在屏幕上,看看屏幕,谁再来读一读?(出示漏掉“什么都”的句子)(生读,发现错误)让学生品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师:圣诞节,多么让孩子们盼望的节日呀!(课件出示各种礼物)因为那一刻他们会收到许多礼物,孩子们唱啊,跳啊,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可是这个小女孩呢?她却什么都没有。(课件变成空白)

想一想:她没有什么?

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圣诞节前夜她什么都没有。金吉娅走进圣诞节的商场,看到了那棵挂满心愿树的给予树,小女孩的心愿卡吸引了她。她摘下这张卡片,看看小女孩写了什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

多么善良的孩子呀!我们感受到了她的爱心,感受到了她对小女孩的同情和体贴。(板书:善良、爱、同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在读中学会理解,学会质疑。培养学生读思结合、质疑问难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给予树上,有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给予树下,另一个小女孩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如果我就是妈妈,“我”会……(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作为姐姐的你会怎么样?谁还想读?(生读)

作为哥哥的你会怎么样?谁还想读?(生读)

还有我们每一个被感动的人,让我们记住金吉娅,记住金吉娅给予我们的感动。让我们试背一下,背不过的可以看屏幕读。(生背诵)

师:同学们,八岁的金吉娅善良、体贴,有爱心,有同情心,她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想象一下小女孩收到洋娃娃时幸福的笑脸,那一刻,她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生动笔写)

生配乐读。

让我们在这种充满爱的氛围中结束今天的课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进课本、悟出来,感受“给予”所带来的快乐。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送出自己的爱心,让学生明白爱在心间,让爱传递。

板书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