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教师成长:《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提高教师成长:《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提高教师成长:《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执教: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小学 刘克文

使用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课型: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1.激情飞扬。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进入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

2.读中感悟。

设计各种各样的读:范读、引读、齐读、默读、指名读等,更注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生情,以情促读。

3.流动板书。

教师先后在黑板上板书圆明园的景点:随着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老师又相应地把这些“有”全部擦掉,配合当时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心中形成强烈的反差,激起无比的悲愤,痛恨。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能正确读写词语“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组成、一般、象征、苏州、诗情画意、宏伟”等词语。

2.学习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并总结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爱国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爱。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阅读、想象、感悟相结合,在学生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胜境。

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3.利用图片与课件,今昔圆明园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1.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断。

2.同学们知道片中被火烧掉的是什么地方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

3.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关于圆明园的情况。

师小结:圆明园占地约347公顷,有640个足球场那么大。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前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查阅资料,收集资料,了解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所经历的时间及圆明园大大小小景点的数量。这样的设计,既遵循了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又沟通了课内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才能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悲愤、痛惜的情感,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4.了解毁灭经过。

(1)英法联军到底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段。

(2)指名读,提醒学生把心中的感情读出来。

(3)读了这段,你能用一两个词来形容一下侵略者吗?(残暴、野蛮、无耻等。)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www.xing528.com)

引导学生从“闯、搬、掠、毁”等词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

(4)英法联军简直不是人!你们恨他们吗?把你们的感情通过读表达出来吧!齐读第5段。

(设计意图: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课文中,在朗读中体会到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才会使学生心中的情感来得真实而不空洞,强烈而不肤浅。)

二、再现辉煌──深化情感。

(一)理解“不可估量”。

1.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

2.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在347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燃烧259200秒会烧掉些什么?(全体静默,放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录像半分钟。)

3.259200秒啊!347公顷的圆明园同时燃烧,该会烧掉多少奇珍异宝、多少宏伟建筑啊!你能估计一下圆明园的损失吗?

4.所以课文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指名读第1段。

课文用了几个不可估量?师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生读: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的毁灭是?(生读: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了“阶梯式”的提问方法,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天三夜”时间之长,让学生想象:烈火熊熊的半分钟会烧掉什么?可以说,这全场静默的半分钟是情感流淌与撞击的半分钟,是想象的翅膀舒展与翱翔的半分钟,是内心愤怒与惋惜的半分钟……虽然全场静默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个教学环节所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学生心中的情感也一浪高过一浪。)

(二)感受昔日辉煌。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如果圆明园没有毁灭,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圆明园,去看一看吧。

1.默读2-4段,看一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2.谁能说一说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要求学生用“因为_____,所以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句式回答。

建筑宏伟:

①出示课件,展现圆明园布局。圆明园除了三个大园,周围还有许多小园,这就叫——众星拱月。

②圆明园内有些什么样的景观?读一读第3自然段。

课文一共用了几个有?师引读,圆明园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然后学生再齐读。

假如要写尽圆明园所有的景观还要多少个有?引导学生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饱览中外名胜等体会圆明园的美丽和伟大。

③在圆明园内漫步,会是什么感觉?指名读,读出自己陶醉、自豪的感受。

④出示课件:展现圆明园部分景观图片;配以柔美的音乐;再指名读;齐读。

这就是我们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圆明园,可惜它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被他们化为灰烬了。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设计意图:任何视觉上的触摸产生的效果都远胜于文字的表述,因为它能更直接地将读者或观众带入情境之中,更容易令读者或观众产生共鸣。课件中图景的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美丽、毁灭中圆明园的惨烈、毁灭后圆明园的肃杀,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这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而一次次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在爱与恨的跌宕中进一步升华。)

珍贵文物

①让我们再来看看圆明园内有哪些奇珍异宝吧。指名读第4段。

②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内有多少文物吗?课件展示圆明园文物图片。展示青铜猴首和牛首,出示文字图片资料:

2000年5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从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以1593余万港币买回了被英法联军掠夺的圆明园文物──青铜猴头像和青铜牛头像。据美国历史学家统计,仅从1861年到1866年,伦敦就进行了大约15次圆明园物品的拍卖。据我们估计,散落在世界上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中的中国古代文物至少有100万件。大量的圆明园文物分散在欧洲的各大博物馆里,特别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国家图书馆,还有很多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收藏者手中。

我们能想象圆明园文物的损失有多大吗?——不可估量!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被英法联军抢走了,还有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物被英法联军烧毁了。了解了这一切,你是什么心情?

(设计意图:出示文字图片资料,让学生更直接地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从而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

三、练笔抒情──升华情感。

(一)课件展示:展现圆明园的辉煌及今天的残垣断壁,最后定格在残垣断壁的画面,同时师配合课件激情叙述雨果《文明与野蛮》的片断: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了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它化为灰烬。

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生答)!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擦掉黑板上“金碧辉煌的殿堂”几个字。同样擦掉黑板上其他板书,留下空白黑板。

(设计意图:圆明园被烧得什么都没有了,黑板上也什么都没有了。这样流动的板书设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更激起学生心中的愤恨。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回顾盛时盛况,抚今追昔:从“有……有……有……还有……”中,推出“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一读再读,一悟再悟,对比效果产生也和语言的感悟融在了一起;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在朗读感悟中激荡,为后面学生的练笔奠定了感情基础。)

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用笔写下来吧。

(二)在悲壮的音乐中,学生奋笔疾书。

(三)指名读出自己写的话。

教师根据学生写的话相机引导: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我们不仅仅是愤恨,更要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教师板书——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设计意图:写话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写话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写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感悟。)

附板书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