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伯特·默里·基思,《公函》,大英博物馆,1862,第22卷。
这些文件大多数尚未印刷,这是第一次使用。
罗伯特·默里·基思,大不列颠王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彼得三世的私人朋友。在彼得三世统治开始后的前六个星期,罗伯特·默里·基思是那个特殊时期的重要见证人。罗伯特·默里·基思对政变的叙述虽然不太令人满意,但只是有不足的地方,而不是错误。当然,罗伯特·默里·基思有些偏袒彼得三世。
(2)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公函》,沙俄历史专栏,第18卷。
奥地利驻圣彼得堡大使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的信用笨拙但不失庄重的德语写成,深入细节,评论尖刻。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对彼得三世很反感,对叶卡捷琳娜大帝持怀疑的态度。但考虑到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强烈的反俄偏见,弗洛里蒙·克洛德·梅西-阿尔让泰的观点还算是公正的,而且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准确的。
(3)弗里德里希·冯·劳默尔:《近代历史的贡献》,第1卷,第3部分。
弗里德里希·冯·劳默尔贡献的信息大部分来自法兰西王国大使路易·夏尔·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的信摘要。法兰西王国大使路易·夏尔·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给人的印象是既不是很精明也不是很敏锐。法兰西王国大使路易·夏尔·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的很多信息显然也是二手的。毫无疑问,法兰西王国大使路易·夏尔·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手头的用于获取情报的钱不如奥地利和大不列颠王国同僚多。在彼得三世统治的整个时期,事态的发展使法兰西王国大使路易·夏尔·奥古斯特·勒通内利耶·德·布勒特伊远离了宫廷。
(4)赫尔曼·鲍姆加滕:《俄国史》,第5卷。
赫尔曼·鲍姆加滕的这一部分几乎完全由萨克森大使海因里希·冯·布吕尔和同事们的信组成,而且常常是只字未改。海因里希·冯·布吕尔总是活泼有趣。一方面,海因里希·冯·布吕尔对宫廷的丑闻录特别感兴趣。海因里希·冯·布吕尔有一种罕见的能力——用警句概括一个人的性格。另一方面,很显然,海因里希·冯·布吕尔容易相信别人。因此,接受海因里希·冯·布吕尔对任何事实毫无根据的陈述是非常危险的。
(5)安德烈·季莫菲耶夫维奇·博洛托夫:《笔记》。
安德烈·季莫菲耶夫维奇·博洛托夫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普通人。当提到不了解的事情时,安德烈·季莫菲耶夫维奇·博洛托夫所给的信息通常是不太准确的。例如,当安德烈·季莫菲耶夫维奇·博洛托夫告诉我们前首相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别斯图热夫-留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时。事实上,安德烈·季莫菲耶夫维奇·博洛托夫只是被流放到自己的庄园。直到政变前夕,安德烈·季莫菲耶夫维奇·博洛托夫一直在现场。如果我们想知道彼得三世时期的圣彼得堡是什么样子,这位观察力敏锐、爱唠叨、好打听的年轻俄罗斯帝国军官就是我们最好的向导。安德烈·季莫菲耶夫维奇·博洛托夫具有俄罗斯帝国佩皮家族共有的性格。虽然胆小,但出于好奇,安德烈·季莫菲耶夫维奇·博洛托夫常常会去一些陌生的地方。
《达什科娃回忆录》早就问世,一直被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研究者们引用。作为一名政变的实际参与者,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的角色不能被忽视。但由于下列几个原因,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的证词失去了可信度:①她强烈的、非理性的党派偏见;②她完全沉浸在虚荣之中;③一旦她心存同情或反感,她就无法权衡证据;④她极度轻信,且很健忘。
例如:罗伯特·默里·基思不可能像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所记录的那样,在彼得三世统治初期,就预测彼得三世会倒台。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指控秘书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维奇·沃尔霍夫推翻了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命令。毫无疑问,秘书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维奇·沃尔霍夫是无辜的。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的伯父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沃龙佐夫在抛弃彼得三世等人时,丝毫没有像她颂扬的那样表现出古罗马的美德。
(7)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1762年俄罗斯帝国宫廷政变秘史》。
政变期间,法兰西王国驻圣彼得堡大使馆的随员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为了敲诈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编辑了一份文件。文件本身毫无价值,但可以让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声名狼藉。这些文件很难让人泰然处之。叶卡捷琳娜大帝急于掌控这些手稿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文件充满了邪恶。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辨别这些文件既是假的也是肮脏的。现在,我要从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对政变的叙述中,拿出五个例子来说明他的真实性。不用说,这些例子是绝对无法用事实来证明的。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说,在同一时期,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和叶卡捷琳娜大帝都是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的情妇。他说,政变前夕,有两个独立的阴谋。一个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策划的,另一个是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策划的。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说,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疯狂爱上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在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的鼓动下,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牺牲了自己的学生大公保罗·彼得罗维奇的权利。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说,温和而胆怯的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帕宁竟然带领一队刺客侦察了彼得三世的公寓!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说,彼得三世的理发师派了一个男仆假扮成农民去提醒彼得三世政变的事。此外,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对政变的描述充斥着荒谬和矛盾。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详细描述了彼得三世被谋杀的情况,但任何细节都没被揭露出来。和其他关于同一主题的真实性可疑的著作相比,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的书提到了下面这点: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用有毒的白兰地酒代替了有毒的勃艮第葡萄酒。然而,也许最荒谬的是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讲述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一次听到彼得三世被杀时的情景。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说,当时叶卡捷琳娜大帝正在圣彼得堡吃饭。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冲了进来。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神色慌张,充满了恐惧。不管怎么说,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是一个胆大妄为的恶棍。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采取了一切可以想象的预防措施,极快地掩盖了深思熟虑的罪行,使叶卡捷琳娜大帝不受丝毫的怀疑。他说,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很可能会在事情成功之后出卖一切,而他所要做的就是保持沉默!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卫兵怎么可能让一个衣衫褴褛、肮脏不堪、面目可憎的流浪汉,带着疯子或醉汉的神态冲到叶卡捷琳娜大帝面前!如果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宫殿里,他会被立即逮捕的。此外,我们还有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写给叶卡捷琳娜大帝的那张字条。那字条含含糊糊地说彼得三世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字条完全证明,那个惊恐万状的可怜虫几乎未曾想过他自己会死在叶卡捷琳娜大帝手里。如果不是确认会得到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宽恕,并确认自己能安全,亚历克修斯·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是不敢出现在离叶卡捷琳娜大帝不到二十英里的地方。
(8)《腓特烈大帝政函》,第31卷到第32卷。
这是一本珍贵的权威之作,而且绝大部分的内容比托马斯·卡莱尔的杰作还要晚。我们在这里也发现了现存唯一的彼得三世的真迹。(www.xing528.com)
(9)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赫尔岑编:《叶卡捷琳娜大帝回忆录》。
这本书引人入胜。从整体上看,内容非常真实。
(10)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索洛维约夫:《远古以来的俄国史》,第25卷。
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由大量的原始文献或摘录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并伴有清晰而意味深长的评论。很多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部专著。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索洛维约夫是一位天生的批判家,也是一位非常认真的研究者。由于审查制度的限制,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索洛维约夫几乎是被迫用这种方式来书写伟大的历史。有些观点无论表达得多么婉转,俄罗斯作家都只能战战兢兢地用红铅笔抹去。因为只有这样,书才可能通过审查。对于那个时代的学生来说,这些大量的事实和文件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这本书很有趣,且很有价值。因为关于彼得三世所受教育的内容,这本书里包含的是现存最好的。
(12)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奇科夫:《拉祖莫夫斯基家族》,第1卷。
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维奇·瓦西里奇科夫关于拉祖莫夫斯基家族历史提供了政变有关的重要细节。在其他地方,这些细节是找不到的。
(13)乔治·阿道夫·威廉·黑尔比希:《彼得三世传》。
这本书在许多方面都很不可靠。乔治·阿道夫·威廉·黑尔比希对彼得三世之死的描述明显是虚构的。乔治·阿道夫·威廉·黑尔比希对这场政变的描述虽然总体上是准确的。但很显然,为了达到戏剧性的效果,乔治·阿道夫·威廉·黑尔比希对很多地方都加以润色了。显而易见的是,乔治·阿道夫·威廉·黑尔比希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收集和筛选现场的证据。乔治·阿道夫·威廉·黑尔比希的书中有大量与彼得三世私密生活有关的细节,而且许多细节显然是第一手的资料。这本书清楚地显示出一个几乎被普遍忽视的事实——彼得三世性格中有好的一面。然而,这本书把彼得三世旷日持久的丑闻降低到微不足道的程度。
(14)爱德华·霍尔姆:《腓特烈五世统治下的丹麦-挪威之历史》。
这是丹麦现代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爱德华·霍尔姆特别杰出的著作。爱德华·霍尔姆利用了彼得三世统治时期在圣彼得堡担任丹麦大使的格雷戈斯·克里斯汀·冯·哈克斯特豪森尚未发表的报告,从而对彼得三世计划中的荷尔斯泰因战役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提供了以前无法获得的信息。
(15)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罗马帝国》。
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是位有趣又有吸引力的作者。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作品的主要缺点是对相互矛盾的权威观点不加批判地接受。这个不足之处显然不是由于无知,而是由于粗心大意。这一点在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对政变的描述中尤其明显。当时,叶卡捷琳娜·罗曼诺芙娜·达什科娃、乔治·阿道夫·威廉·黑尔比希、甚至克洛德·卡洛曼·德·吕利埃等所说的话都被任意引用,仿佛他们都很伟大,很有权威。另外,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三个人所说的话的真实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方面,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对彼得三世被捕前的所作所为所做的叙述只不过是陈腐而可疑的格言的翻版,并且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另一方面,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对彼得三世之死的看法,尽管有些模棱两可,却也无懈可击。因此,总的来说,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的书不够权威。
(16)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利巴索夫的法文原文:《叶卡捷琳娜大帝》,第1卷。
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利巴索夫和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刚好相反。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利巴索夫不具备卡齐米日·瓦里谢夫斯基的风格魅力,但有惊人的学识。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利巴索夫在研究方面非常严谨。到目前为止,关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现存最好的参考书目是在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利巴索夫的第一卷的末尾列出的。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利巴索夫承担了筛选大量原材料的艰巨任务。这显示了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利巴索夫拥有敏锐的意识。关于彼得三世最后两个星期的生活,我主要是参考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利巴索夫的资料来叙述的。此外,由于这本书是在伦敦出版的,所以作者可以很坦率、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使用的是1895年的俄文版(私人印刷)的这本书。我所有的参考资料都是俄文版的。自从我写了上面这几行字以后,这本书的另一个更完整的版本(共十二卷),已经开始在柏林出版,但第一卷实际上没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