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揭示价值观与孤独精神

《远离风口:林劲峰的投资逻辑》揭示价值观与孤独精神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价值投资理念看起来简单、但理解起来很难,做起来更难。价值投资基于一个价值观,还要有一种孤独的精神。

I: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个投资哲学?怎么认识到巴菲特的?

L:2003年以前,我的投资风格不太一样,交易量很大,持有时间很短,但我的思维中一直有一个安全的框架。2002年的时候,我读到《美国资本家的成长》,这本书虽然很烂,但从中我认识到巴菲特,了解了他的投资哲学。这个投资哲学使我更确定了以前思维中对安全框架的想法。因此确定坚持这个投资哲学。

I:价值投资在中国运用如何?

L:在中国,很多人都善于营销,普遍都在营销“价值投资”理念,而没有领悟到“价值投资”的核心。实际上价值投资理念看起来简单、但理解起来很难,做起来更难。一个人的价值观很难改变,从我来说,在对待投资包括资产管理方面和很多人不一样,钱不是我们的目的。

我们想要的第一是树立诚信(因为市场上有很多不诚信的东西,不诚信的企业、不诚信的管理者);第二是改变人们对投资的看法,避免社会资源的更多浪费。很多人对投资的认识很简单,看着投资人的风光生活,认为这是件非常简单、容易的事情,由此越多人涌入这个行业,却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一些人毕业两三年就执掌十几、二十几亿的基金大盘子,这非常难以管理,做投资没有15~20年经验很难做好。

I:如果没有投资机会的时候,这段时间做什么?

L:我会专注读年报,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大量阅读,然后深入思考,这一直是我研究目标公司最主要的方式。

I:价值投资的精髓是什么,您是如何理解的?

L:安全性。投资人要达到安全性,必须了解很多东西,包括熟读企业经营情况、对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理解,通过各种信息来迅速判断这家企业能否做、做多少年,而这离不开大量阅读,所以投资人必须要做行业的专家。

I:请您举例分享对价值投资的案例运用?

L:茅台是很好案例,从2003年底购买到现在一直持有(很少有人持有这么长时间),未来还将继续持有。作为投资人,要判断企业的价值,需要了解所有信息。投资茅台之前,我们已经研读白酒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年报,包括材料中很小的备注文字。

茅台上市以后,我们持续关注了5年,同时期内还关注五粮液、沱牌、种子等白酒企业,当我们明确地锁定茅台为研究对象时,我们开展了很多工作:和茅台驻深办事处经理、茅台经销商等分别进行长达一天的座谈;进行消费者调查,我会在每个周末到商场去,访问调查所有买酒的消费者,包括了解为什么买红酒/黄酒不买白酒、为什么买五粮液不买茅台等。

在调研过程中,一个很简单的“消费者体验”给了我极大的投资触动,其结论是“喝了茅台的人不会喝其他白酒,但喝了其他白酒的人一旦喝过茅台则会持续喝”,这个在年报或任何材料上没有体现,而是源于对几百个消费者的亲身调研后所得出的。

所以后来我买入100股去参加茅台股东大会(坐车走7小时的山路),见到季克良、乔洪等一大批高层,他们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和季老(季克良)共进了早餐。早餐季老也会品三小杯(茅台酒),白粥下酒。

I:在中国投资界,巴菲特的信徒很多,标榜是价值投资者的人也很多。您是如何理解价值投资的?

L:我个人觉得核心还是在于安全。每次出手之前都要考虑风险在先,而不是盈利。在这个大的前提下要做足基本功,了解目标公司的行业状况、商业模式、增长趋势,也包括对管理层的了解,管理能力和个人品性,比如茅台的季克良,他是搞生产技术出身,所以茅台的生产工艺和品质控制做得非常好;第二个就是企业能否有现金流收入,要具备分红能力;第三个要看价格,用更低的价格覆盖我不了解的风险,价格要足够低,这也是基于安全的考虑。我不是特别看重时机,不过在中国资本市场,可以不择时,但不能不关注政治的时间窗口;要对政策形势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对于散户来说,一辈子盯住十家公司,就够了。

I:巴菲特的模式在中国能不能复制?(www.xing528.com)

L:不能,但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可以在中国应用。中国和美国的环境不同。中国的市场被三重管制,不确定性更大。这三重管制包括准入管制、价格管制、资本市场管制,可以创新的好公司不多。我们羡慕美国的投资者,能找到更多的好公司。

I:您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方式,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能够一直运用下去吗?

L:不一定,现在社会上拜金价值观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有很多人做价值投资,更难以坚持走下去。所以我预判没有人和我这样做。

价值投资基于一个价值观,还要有一种孤独的精神。它不能为了赚钱而去做,很多时候我们的决定和大部分人不一样,所有人都反对,但是我们仍然要坚持。

购买茅台前,我们操作的长江电力非常不错,当时大家并不看好这家企业,但我非常看好。那时市场一直下跌,所以我判断长江电力处于低价,而且它的盈利非常稳定。在投资购买前一个月,我去了一次湖北、一次上海,和当时的毕总、机构投资者沟通,还去了三次韶关进行小水电发展情况考察。经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后,我认定长江电力开盘价在6元左右,它将非常稳定,是个非常安全的公司。

所以基于这些理解和判断,我不顾其他人反对,在开盘价6.2元的时候进入,并已经计划在涨到9元左右出来。买完后,长江电力就持续上涨,并一直涨到9元,在这期间很多股东、管理层、团队每天打电话催卖,最终我按照预期计划在9元多的时候卖掉。长江电力是我投资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战,由于这次的胜利才得以投资茅台。这几步惊险的跳跃,一步都不能错,错一步,都是毁灭性的。

I:您对散户购买股票有什么看法?

L:不建议散户做股票,因为没有时间做专业研究,可以考虑由你所相信的专业团队帮助你管理,或是投资指数基金,不用选股,因为你选不好股。

I:说起价值投资,就不得不说您与巴菲特的美丽邂逅,这次见面给您带来什么心得体会?

L:首先我并不会花很大一笔钱特意请他吃饭,我们所要学习的理论和策略在他每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中都会教给大家,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2011年能与他见面,得益于南京大学的一场学术研讨会,我们去他家做客,并进行较长时间(从上午到下午)的恳谈,给我感觉他是个非常有趣的老人。但是我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非常热衷与他见面。对我来说,见一面足够,多余的时间花在看年报上更有意义。

I:您如何评价自己的投资成绩?

L:过去还可以。这两年(2012、2013年)基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没有太多动作,处于关注寻找中。投资像豹子,需要等待机会。在机会来临之前需要进行很多准备工作,阅读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还要保有坚持的态度,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现在虽然没有大动作,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市场、企业、管理层的关注。

I:通过交流,感觉林总是个很愿意分享自己投资经验和心得的人,您是这么看待的吗?

L:自己做资产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转变大家对投资的错误认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大家能够离正确的方向更近点,不要停留在“投资是件简单的事情”上,以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

我们的国家并不富裕,需要更多社会精英扎扎实实地投入到实业里,做创新、做实业的再投资,这是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如富士康,虽然做苹果代工,但是通过创新可以使今天赚一元、明天赚两元、后天赚三元,成为全世界管理最好的代工企业,这也是非常伟大的。不要低估这一元两元的力量,如果我们不重视,会让我们丢掉代工产业,可能转移到越南、印度或其他东南亚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