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找到那些认同我们投资理念的投资人”。
林劲峰在创设盈信资管业务之初,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定要找到那些认同我们投资理念的投资人。”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不来可不简单。
在目前中国的融资市场,有钱的金主可是真正的买方,“钱就是最好的话语权”。就在盈信资管2011年筹备成立时,当时市场轰动一时的一桩事件就是赵笑云两只私募基金被强制清盘的新闻。很多老股民对赵笑云并不陌生,他曾被认为是“红极一时”的股市“黑嘴”,曾经夸下海口说A股能上万点,即使这样的人也照样可以在市场圈钱做私募,说到底还是在讲故事,这就和以前上市公司庄股讲故事是一个道理,只是换了一个玩法。一些阳光私募基金为了将投资人的钱引入自己的资金池,不但在收益承诺上夸海口,甚至在持有期限、赎回条款上都极力让步。
这种不断妥协甚至近乎“讨好”的做法惯坏了很多投资人。当然,这些讨好的基金一定意义上也是在饮鸩止渴。如果基金的管理者对自己的投资能力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断讨好自己的投资人,作为投资人那就更不应该相信他具备兑现承诺的能力了。
林劲峰不打算这样做。他相信只有找到那些认同自己的投资理念的外部投资人,资产管理的业务才能良性地运转下去。否则,一切将如沙基之上的巨塔,基础不稳固,规模越大越不安全。
2013年上半年,盈信资管平台推出A股对冲策略产品后,一位客户将1.2亿元资金交给盈信管理,但是这个客户并不明白什么是对冲产品。林劲峰以最浅白的语言向他解释,“我卖空沪深300的期指,然后以同等金额买入精选的几十只股票,进行对冲风险操作。”
接下来的操作中,产品的股票投资盈利,期指投资亏损,对冲之后整体还是盈利的。但是客户看到结果跑过来问,“股票挣钱了,你应该买股票。1.2亿元中至少一半买股票,剩下一半你做什么我不管。”
林劲峰听完之后平静地告诉客户,对冲策略产品的操作就是如此,如果客户觉得应该保证50%的委托资金用于纯股票投资,林劲峰建议他应该将6000万元资金提走。林劲峰坚持他对2013年股市走势的判断,一度加大股指空仓的比例,在6月份“钱荒”的单月绝对收益达到了4%。(www.xing528.com)
“我要告诉客户,宁可我不挣你的管理费,但我也要对你负责。”林劲峰说。
林劲峰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会为了资产规模去迎合投资者。但他也不是不追求资产规模,准确地说,他更追求有价值认同的资产规模的增长。
格上理财曾经做过一份研究报告,在分析完市场上所有私募基金之后,这家机构将主流私募基金划分为三种类型:平台型公司、灵魂人物型公司和非股票策略型公司。
在平台型公司中,通常将公司作为发展平台,拥有多名基金经理与多产品线。其优势在于丰富的产品线可以满足客户不同的理财需求。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出色的基金经理,通过各基金经理分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的管理压力;另一方面,基金经理独立或合作管理不同产品,有利于实现对基金经理自身的激励与自我价值实现,人员比较稳定。平台型公司较为典型的是景林资产与朱雀投资,前者的主要业务线有海外对冲基金、A股阳光私募基金以及PE基金,近两年来还逐步开展了定增策略和新三板策略;后者在投资、企业管理方面均有所长。
在灵魂人物型公司中,通常由一名灵魂型的核心人物引领,凭借该核心人物的行业威望与产品业绩,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此类私募的代表有裘国根的重阳投资、赵军的淡水泉,以及“公募一哥”王亚伟下海转型后成立的千合资本。
在非股票策略型公司中,其主要投资标的不是股票,而是债券、商品期货、私募股权等市场,少部分产品线会涉及股票投资。其投资范围广泛,最大程度地吸引不同投资需求的客户以积累规模。
林劲峰治下的资管业务,似乎很难用上面任何一种类型来定义。就投资理念来说,林劲峰无疑是资管业务绝对的灵魂人物。但从产品线和投资领域来说,林劲峰在不断拓展边界。今天的盈信管理着海外知名高校的捐赠基金,也管理着国内知名机构的资金池。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盈信的投资理念吸引着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机构投资者。选择稀缺的优秀投资能力,彼此认同理念和价值观,耐心地在资本市场上寻找最具有价值的投资资产,实现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的复利增长,也许中国的巴菲特就会出现在不久的将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