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劲峰的投资经历:学巴菲特成投资好榜样

林劲峰的投资经历:学巴菲特成投资好榜样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快速翻完这本书以后,他立刻找来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也将巴菲特的历年致股东的信找来阅读。对于信息的渴求和强大吸收力、对政策走势的敏感都是林劲峰投资经历中的良好习惯,但对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经营规律、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等层面,一直是林劲峰的短板。在这封信中,林劲峰援引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两段话来解释自己对技术分析的抛弃。

林劲峰的投资经历:学巴菲特成投资好榜样

一本书将林劲峰带入了巴菲特投资人生,也使林劲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价值投资的魅力。

很多年后,沃伦·巴菲特回忆起第一次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时说道,“拿起那本书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刻之一。”2002年的一天,曾经点亮巴菲特的智慧之光,也映射到了林劲峰的身上。

这天,闲来无事的林劲峰在书店里转悠,书架上一本厚厚的书籍引起了他的兴趣——《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正是这本书扭转了林劲峰的投资人生。作者罗杰·洛文斯坦是《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在这本书里他以讲故事的笔调向读者介绍巴菲特的财富人生。

这本书将林劲峰带入了巴菲特的投资人生,也使林劲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价值投资的魅力。在快速翻完这本书以后,他立刻找来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也将巴菲特的历年致股东的信找来阅读。酣畅淋漓的阅读之后,林劲峰长达5年的投资苦恼终于结束,他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获得了新生。

“高频投资说到底是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又为什么卖,我根本不知道这家公司的股票价值到底在哪里。读完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书、致股东信,终于知道该怎么干投资了。”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对照着阅读价值投资的书籍,林劲峰也反省了自己12年的投资历程。对于信息的渴求和强大吸收力、对政策走势的敏感都是林劲峰投资经历中的良好习惯,但对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经营规律、公司内在价值的判断等层面,一直是林劲峰的短板。说到底,很多时候是不明就里地在为了炒股票而炒股票,即使赚钱也赚得稀里糊涂。不过12年的投资经历也让林劲峰潜意识里高度强调投资的安全性,这恰恰也是价值投资的基石。

中国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往往只是学到了价值投资的皮毛,但真正能得其精髓,甚至能够将价值投资的理念与自己的投资经历、实践互补吸收内化的人,寥寥无几。林劲峰不是一个囫囵吞枣的人,在接受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之后,他也对其进行了批判吸收。

2002年可以说是一个新生。这一年里,林劲峰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投资规划,甚至不惜将很多既往的投资仓位砍掉清零。(www.xing528.com)

“如果在我的领导下我可以给你明确的回答:我们不需要技术分析——尽管我最开始时搞技术出身的。”接触价值投资之后,林劲峰在写给公司研究员的一封信中如此说道,一定意义上这是他在向昔日林劲峰的一种挥别。

在这封信中,林劲峰援引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两段话来解释自己对技术分析的抛弃。格雷厄姆的观点是,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有望保本并能有一个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就叫投机。巴菲特认为,如果你是投资家,你会考虑你的资产——即你的企业将会怎样;如果你是投机家,你主要预测价格会怎样,而不关心企业。

不过,对于短期的交易行为,林劲峰也没有一棍子打死。他说,如果在明确条件和足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短期套利交易;不过前提一定是要对价值和失败概率进行精确计算。

投资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正如投资大师赛思·卡拉曼所言,投资者单凭阅读一本书不可能将自己转变为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价值投资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需要非同一般的严格纪律和长期投资的视角。之前十多年的股票投资经历,已让林劲峰多多少少打下了价值投资的基本功,经过2002年这场近乎脱胎换骨式的自我改造,在之后的2003年,甚至之后的十年里,他的投资能力不断提升,其财富规模也随之迅速膨胀。林劲峰也成为真正意义上价值投资在中国的践行者和成功者。

在2002年快要结束的时候,林劲峰也希望给自己新的投资理念有个新的投资平台,盈信投资公司应运而生。盈信二字表达了林劲峰“盈利来自信任”这样一种观点,同时也是银杏的谐音,寓意基业长青。盈信甫一成立,就带有极强的投资、资产管理平台的特点。在之后的十年中,林劲峰也的确在盈信的平台上进行了多笔极其成功的投资交易,每一笔交易都植根于他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和发挥。

对于盈信投资的战略定位,林劲峰在一封内部邮件中说道:“投资于内在价值持续稳定增长的企业,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持续增长是盈信的发展战略,而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并不是一个较短的周期内所能完全体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