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不作四书文,想从众,凑凑热闹,也作四书文。依旧法,题要出于一书,取法乎上,用《论语》。宋代赵普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可见用《论语》之题也可以说大话,具体说是讲治平之道。我人微,不宜于大,所以决定走向治平的另一端,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也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修身。且夫常言道,立身处世,牵涉面太广,一部十七史,无从说起,要缩,钻入个小范围,才好下口。适值“五十”之声贯耳,顺风使船省力,即以之为题,谈与修身有关的一点点胡思乱想。
《论语》三次提及五十,依次是: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为政》)
加(另一传本作假)我数年,五十(二字另一传本作卒)以学易(另一传本作亦),可以无大过矣。(如舍“易”取“亦”,“学”后应逗。)
(《述而》)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www.xing528.com)
以下用“六经皆我注脚”法,以五十为主干,说说我的望道而未之见的枝叶。
先说“五十而无闻焉”,我虽然没有患大人先生多有的疑神疑鬼病,见到这样的语句,也会颠倒时间,认为必是为我这样的人而发,因为我确是年五十(按为1959年)而无闻,也就不足畏。今日回顾,有什么感想呢?值得说的只是谢天谢地,盖无闻则人不知,无力则人不畏,在世如不在,则必可以换得平安。
接着说“五十而知天命”。这句之前还有“四十而不惑”,远亲不如近邻,也想说几句。1949年我四十岁,其前读书,正经正史之外还攻乎异端,自认为精力未白费,所得善果或恶果就是“不惑”,如大,说依某种教义而行,娑婆世界不久可以变为天堂,小,说气功大师能够用意念移物、拔牙,我都报之以“不信”。或曰,如此多疑,会不会错呢?曰,我仍坚持,不惑则可以不受骗上当。言归正传,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在多玄想的宋儒眼里就成为天道之流行,形而上了。我的想法,《论语》所讲都是日常生活的体会,其中有理,也是在地上而没有升入天空。何以证之?是《季氏》篇说“君子有三畏”,第一就是“畏天命”。天命何以可畏?是有理想,并有求其实现的雄心,周游列国,磨破嘴皮,最终只是换来个“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灰了心,想追寻原因,尽人力方面无懈可击,就只能归诸天了。这灰心是想到社会情况,行仁政上好,却做不到。也许始终未想到己身吧?因为知天命之后,他还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是所有行事都合理,也就不会面对虽努力求好而终于未能如愿的问题。
可是还有个五十,说“……可以无大过矣”,可见至少有个时期,他曾有过,甚至大过,这怎么解释?古籍过古,还难免有错简的情况,只好安于不知为不知。这里想古为今用,假定慨叹畏天命,也包括修身方面虽努力求好而难于如愿一义,则与治平方面的道之不行相比,就更是于我心有戚戚焉。这样的戚戚,不久之前还形于言,写了一篇《本生与修道》,大意是,修道的所求是一切行事都合情合理,可是行事之前,本生(与生俱来,成为性格、脾气)会阑入,而且常常表现为力量更猛,于是本想合情合理却成为不合情合理,即有了过。这样的过是违反愿望的,如果引来悔恨的心情,之后并追寻原因,也就不能不“畏天命”吧?稍可自慰的是还没有抛弃修道,所以承认是过,悔恨,畏,总之是还想“改”。想改是修道占上风的生活境界,《论语》曾谈到: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宪问》)
我自束发受书起,至今行年九十,多次读《论语》,对这段记事,钦仰的程度总是越来越深。能不能说说怎么个好法?想了想,只能学先师俞平伯先生评李清照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话:好,好,至于怎么好,说不清楚。说不清楚而深深钦仰,怎么办?直到不久前才想出个惠而不费的妙法,是找大小适中的图章石一块,求能挥铁笔的友人刻个闲章,文曰“欲寡其过而未能”。闲章刻来,之后与相知通信就盖上,希望他或她看到,用重头轻尾法解读,说虽“未能”,还不忘“欲寡其过”,这就好。此外还有一用,是答复问如何保养的诸色人等,说曾参“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的“无”字,未能悟入,改为参“欲寡其过而未能”,希望能够取得善果。善果为何?承认有过,未能改,可证尚知惭愧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