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汉字书体的演变顺序来说,应该是篆、隶、草、真(楷书)。先产生篆书,由篆书发展到隶书,之后出现草书,最后出现楷书。楷书如果写得连贯一些就是行书。
接下来介绍这四种书体的内容及其包含的种类。篆书主要包括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甲骨文、金文、石鼓文为代表,小篆包括汉篆、唐篆、玉著篆、铁线篆、古篆、古文、草篆等。隶书主要包括古隶、秦隶、今文、楷隶、草隶、八分、魏隶、晋隶等。草书主要包括大草、小草、狂草、标准草书等。楷书主要包括正书、大楷、中楷、小楷、魏碑等。下面对这些书体分别进行介绍。
(一)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 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镌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的形体结构已由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 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000 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 字。近代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名句“甲骨四堂,郭董罗王”,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朝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西周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800 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 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 个。金文在商殷晚期(前14—前11 世纪)业已成熟,如《戍嗣子鼎》《宰甫鼎》《母戊方鼎》。其后西周武王时期的《天亡簇》《利簋》、成王时期的《何尊》、康王时期的《庚赢卣》《庚羸鼎》《大盂鼎》、昭王时期的《召尊》《令簇》《令方彝》,风格渐分,甲骨文的尖刻感彻底泯灭,但也并不拘泥于典型的肥厚笔画。西周中期,长篇金文更为普遍,如共王时期的《永盂》《墙盘》、懿王时期的《师虎簇》、孝王时期的《大克鼎》,其大篆书也更显圆匀挺秀。西周晚期,如厉王时期的《散氏盘》、宣王时期的《毛公鼎》《虢季子白盘》,金文抵其巅峰,古奥浑朴,凝重大度,肥瘦自若,容与徘徊。至春秋战国,在周代金文基础上,诸侯各自独创具有地方色彩的书法,如《越王勾践剑》《蔡侯尊》《曾侯乙编钟》,字体修长,颇具装饰和夸张意趣。
(三)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周宣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有专家认为是周代,有专家认为是秦代。石鼓刻石文字多残,北宋欧阳修录时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本仅四百六十二字,而今之“马荐”鼓已一字无存。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四)小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秦文是沿袭西周的文化传统,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画、结构定型),象形意味减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形的现象,也使古文字异体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秦代刻石保存小篆书迹稍多,但仍算少,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重要,《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碣石颂》《会稽刻石》原石及拓本残存,是小篆的代表。(www.xing528.com)
(五)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而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西汉中期以来,隶书蜕去篆体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书法上称秦隶为古隶,汉隶为今隶。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为行书、楷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代表作品主要有《开通褒斜道石刻》《礼器碑》《乙瑛碑》《华山庙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
(六)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楷书有楷模的意思,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书体,钟致帅《雪轩书品》称:“魏碑书法,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经常带有汉朝隶书的写法在其中,因此它的楷书性质还不成熟,但正是这种不成熟性,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评价有“魏碑十美”。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都在唐朝。《辞海》解释楷书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为代表,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为代表,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为代表。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钟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七)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显出优美。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东汉末年皇象《急就章》即是章草。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和怀素《自叙帖》。
(八)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大约出现在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以圆转代替方折为其书写特点。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无疑是一座最为绚烂多姿、丰富厚重的宝藏。其中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的《寒食帖》。另外,还有王珣创作的《伯远帖》、王献之创作的《鸭头丸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