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至抗战前夕的澳门报刊:全3册比较新闻史

民国至抗战前夕的澳门报刊:全3册比较新闻史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1912年民国成立至1937年抗战爆发的25年中,澳门相继出版了9份中文报纸。《濠镜晚报》则大量报道娼寮妓寨的消息,开澳门黄色报刊的先河。三报维持到抗战前夕停刊。于是,“六报三馆一来源”成了当时澳门报界流传的佳话。总之,在民国成立到抗战爆发的25年中,澳门报业虽然比辛亥革命时期有所复苏,但并没有出现过比较像样的报纸,澳门居民仍然主要靠阅读香港报纸获得信息,这种状况一直到《华侨报》创刊后才有所改变。

民国至抗战前夕的澳门报刊:全3册比较新闻史

在1912年民国成立至1937年抗战爆发的25年中,澳门相继出版了9份中文报纸。它们是:《澳门通报》、《濠镜日报》、《濠镜晚报》、《澳门时报》、《澳门日报》(与现时出版的《澳门日报》同名,但并无承袭关系)、《民生报》、《新声报》、《朝阳日报》和《大众报》。

《澳门通报》创刊于1903年6月3日,是一份完整的中文日报,比较注重新闻和言论,设有“港澳新闻”“粤省新闻”“京沪新闻”和“评论”等栏目,创办人是澳门赌商卢廉若。卢氏在本世纪初主要从事山票、铺票生意。为了扩大影响,他试图将“山铺票名”推向香港,却受到香港有关法律的制约。于是他便在《澳门通报》上开辟“山铺票经”“博彩纪录”等栏目,运往香港销售,报纸十分抢手,他的赌业也随之进一步扩展。所以,《澳门通报》便成为港澳“狗马经”报纸的鼻祖。

《濠镜日报》和《濠镜晚报》这两份以“章台艳事”“花国新闻”来吸引读者的报纸都创办于1914年。《濠镜日报》由邓羽公主持,除刊登“花国新闻”外,注重报道本埠的社会新闻,如火警、窃案和商店开业之类,外地及国际新闻则靠转载粤、港报纸维持。该报还刊登文学作品,后因发表小说仙女散花记》,被一富商控以诽谤罪而被迫停刊。《濠镜晚报》则大量报道娼寮妓寨的消息,开澳门黄色报刊的先河。

《澳门时报》创刊于1916年,《澳门日报》创刊于1917年,《民生报》创刊于1924年。这三家报纸属于同一老板,由同一家印刷工场印刷,号称“三位一体”。三报维持到抗战前夕停刊。

《新声报》创刊于1928年,由陈仲霭主持,资金比较雄厚,并拥有自己的印刷工场。该报曾发起组织一个“文友会”,负责征集言情小说和奇趣散文在报上刊登,在文友中有较大影响。(www.xing528.com)

《朝阳日报》创刊于1932年11月,社长是陈少伟。开办初期,每月入不敷出,经营甚感困难。后获澳门体育界人士和曾枝西女士的支持,才得以继续维持。

《大众报》创刊于1933年7月15日,创办人是陈天心。开办初期,为了节省经费,该报与《朝阳日报》采取“两位一体”的方式印刷发行。

以上六家报纸,发行量都只有二三百份,其消息来源大多靠剪辑香港和广州的报纸。于是,“六报三馆一来源”成了当时澳门报界流传的佳话。

总之,在民国成立到抗战爆发的25年中,澳门报业虽然比辛亥革命时期有所复苏,但并没有出现过比较像样的报纸,澳门居民仍然主要靠阅读香港报纸获得信息,这种状况一直到《华侨报》创刊后才有所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